性格、个性与人格之辨析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人格心理学: 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 发布时间:2017-07-24
  • 访问量:7683

  用中文“人格”这个词来代表我们研究的领域,仍有一些麻烦。人们有时会将其与“性格”和“个性”等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们来辨析一番。

  如前所述,中文“人格”一词是对英文personality的翻译。从翻译本身来说,是很恰当的。中文的“格”字很有意思,有指明事物的情况和水准之意,如“体格”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的情况,“品格”是指一个人品德方面的情况,“性格”是指一个人性情方面的情况。以此类推,用“人格”来表示一个人整体上的情况,应当是很恰当的。问题是,中文“人格”一词在日常话语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将其与“品格”混为一谈了。我们会说一个人“人格高尚”或“人格卑鄙”,甚至“没有人格”。这种混淆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值得探讨,但在使用上就容易引起歧义。为了避免发生歧义,心理学者在使用“人格”一词时,往往要特别说明:“心理学中所讲的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状况,指整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不仅仅指品德。”这样虽有些麻烦,但时间久了,大家也逐渐习惯了。

  但是,由于人格一词在汉语使用过程中被赋予了太多的道德含义,与其本义相差太远,于是有心理学者提出,索性将“人格”一词抛弃。早在1971年中国台湾的一次研讨会的分组会上,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几位教授就提议,将英文词personality改译为“性格”,这项提议被当时入会者所接受,于是,原来的“人格心理学”、“人格测验”等有关名词,就都随着改为“性格心理学”、“性格测验”了。但出席那次会议的师范院校(如台湾师范大学)的教育心理系的代表被列在另一组,未能参与那一组关于“人格”译词的讨论,并且在这一组的分组会上完全未论及“人格”一词的译法问题。因此,“人格心理学”、“人格测验”等词也就自然被保留下来。这样,仅在台湾,同一课程就有两个名称。不同学校的师生在用到personality时,有人用“人格”,有人用“性格”。

  心理学中的personality,确实更接近汉语日常话语中的“性格”一词,如内外向、情绪稳定性、处事和待人的方式等等。即使在心理学话语背景下,有时用“性格”也更准确,如我们说“中国人的性格”,比说“中国人的人格”合适,因为后者可能引起涉及国家尊严的歧义。因此,还不如将其译为“性格”。但中国大陆心理学界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沿用的是自前苏联翻译而来的话语体系。在这套体系中,已经有 “性格”的概念,并且通常将其英文对应词确定为character。这套体系将性格(character)首先界定为个人对现实(包括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的稳定态度,如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等等,其次才是知、情、意等心理机能的特征。这种“性格”不就是汉语日常话语中的“人格”吗?“人格”和“性格”两个词在心理学中的用法恰恰与日常话语的涵义相反。人格本来不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用语,但在日常话语中被赋予了浓厚的道德色彩;性格本来在日常话语中不具有道德涵义,[1]但到了我们心理学教科书中,性格的定义却主要是道德,读者只要查看一下我国1980~1990年代编写的《普通心理学》教科书就不难发现这一点。这种用法在心理学中还在延续,如黄希庭的《人格心理学》(2002, p.14)就明确指出:“性格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性格特征具有社会道德含义。”

  为了避免歧义,将心理学的术语与大众的日常话语习惯保持一致,有人主张将personality译为性格,而将character译为“人格”。这种观点我们可以用表1加以总结。

表1 “人格”与“性格”两个词的不同用法

 

personality

character

汉语日常涵义

性格

人格(道德)

心理学现用术语

人格

性格(道德)

心理学术语应改为

性格

人格(道德)

  这种办法是改变心理学的用语习惯,将心理学现用术语“人格”改为“性格”,而将“性格”改为“人格”。这种观点颇有一些道理,如果心理学界达成共识,执行起来也并不困难。但这种做法的一个问题是,在英文中,personality和character事实上并不具有明显的道德涵义,翻译成道德意义上的人格或性格也不恰当。道德意义上的人格或性格其实就是道德或品德(西方心理学通常不区分“道德”和“品德”两个词),英文应该是morality或moral character。在人格心理学史上,personality和character曾经在同一意义上用过,后来逐渐不用character,而用personality,也就是说,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这两个词可以用同一个中文词来翻译。但严格地讲,英文character一词原意为“印记”、“雕刻”或“雕成之物”,转义为“绘图”、“标志”和“特征”,用在人身上,与中文“性格”的日常用法意义相当,都是指一个人稳定的行为特点,即个人的独特性。而personality不仅可以包含个人的独特性,也可以包含群体乃至人类的共同性,在当代,学术界越来越多地赋予这个词以“人性”的涵义,因此,用“性格”一词翻译personality还是不太恰当的。第二种办法是改变日常话语,将日常话语中的“人格”改为“性格”,“性格”改为“人格”。但改变大众的日常话语习惯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家不可能也没有道理去改变大众约定俗成的话语习惯。第三种办法是沿用心理学的习惯,还是将personality翻译为“人格”,将character翻译为性格,但申明此“人格”不是指日常话语中所言的道德意义上的“人格”(如前文),而此处的“性格”一词就是日常话语习惯中的“性格”之意,而探讨个人的道德水准时,就用“道德”或“品德”,尽可能避免使用“人格”和“性格”两个词。这样就在心理学的话语系统中,减少了麻烦。事实上,“人格心理学”一词在心理学中已是约定俗成,改变可能性不大。因此,笔者采取第三种办法。

  此外,还有一个麻烦是,中国大陆心理学界曾经将与personality对应的一个俄文词翻译为“个性”,相应就有“个性心理学”。在那个话语体系中,“个性”就是“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 包括个性倾向(如需要、动机、信仰、价值观等)和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但性格又首先是指个人对现实(社会、国家、集体、他人和自己)的稳定态度,如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等等,实际是价值观和道德,与所谓“个性倾向”搅在了一起,系统内部概念混乱。

  其实,个性这个词的含义应该更接近英文中的individuality,即个人特点,个人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就是个人独特的方面。所谓“个性解放”、“尊重个性”,都是这个意思。因此,个性是人格的重要方面,但不等于人格,因为人格还包含个人与一些他人以至所有他人共同的东西。

  最后,个性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与特殊性(particularity)同义,与共性(generality,或一般性)相对。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个性,这里的个性就不仅仅指人的个性。人格也是专指人而言的。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科,并且(如上所述)人格既包括个性的方面,也包括共性的方面,因此, “人格”一词比“个性”一词更合适。再说,自前苏联翻译而来的话语体系近年正在淡出心理学界,“性格”、“个性”等名称与含义不一致的一些怪异现象就会逐渐从心理学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