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ud的精神分析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人格心理学: 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 发布时间:2017-08-24
  • 访问量:4415

  Freud是一位医生,是心理治疗的开创者,但他的理论对20世纪思想文化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些概念,如潜意识、压抑、恋母情结等早就进入人们的日常话语。但他的思想极其深邃复杂,他的理论也历来受到各种批评。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他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涉及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情况。

精神分析的产生

  Sigmund Freud(1856~1939)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他在大学的研究兴趣是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病理学,但当时在大学做实验室研究收入不高,于是他就离开大学开私人诊所。Freud本来受过全面的医科教育,但到他诊所看病的人却有很多神经症(neurosis)患者。神经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没有任何可以证明的器质性病变,有长期的焦虑和心理冲突,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试图解决(有自知能力),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虽受到损害但能基本维持。神经症可以分为歇斯底里症(癔症)、抑郁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和神经衰弱等(许又新, 1993, pp.23~24)。这些病在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就迫使Freud去研究神经症的病理学和治疗方法。

  这种研究的初步成果是Freud与Joseph Breuer合写的《癔症研究》(1895), 书中详细探讨了他们接触的一个病例——安娜·欧(Anna O, 化名)。安娜在21岁时(1880年)找Breuer看病,那时她已患病两年了,病情发作后的主要症状是右侧肢体感觉丧失,强直性痉挛,不能用母语(德语)讲话,但能说英语,意识不清,不认识熟人,自言自语,嗜睡等。各种检查均未能发现其器质性病变,被诊断为歇斯底里。医生用过许多治疗方法,均不见效。一天,安娜病情发作,Breuer在病床边听见病人在朦胧中似乎在讲什么事,便记录下来,随后Breuer就使用催眠术。病人进入催眠状态后,就将先前记录下来的话念给她听,她居然能接着话茬往下讲,讲了许多过去的事和感受。催眠结束后,与讲话内容有关的症状就消失了。这说明每一症状背后都有相应的创伤经验,但在清醒时没有意识到,使用催眠术使其回忆起过去的创伤经验,并渲泄相应的情感,症状就会消失。Breuer称这种方法为“渲泄疗法”。

  原来,安娜是一个独生女,自幼很爱父亲。两年前(1878年),父亲身上长了个大脓肿,发高烧,她和母亲轮流守护。有一次她母亲不在,她一个人守在床边,等待外科医生做手术。这时,父亲问她几点了,她本来想好好看表,但眼里却充满泪水,看不清表,又怕父亲看见她流泪,便努力克制自己。从那以后,她就出现了视力模糊的毛病。又有一次,她坐在父亲病床边的椅子上,感到疲倦,右臂放在椅背上在幻想着什么,忽然她好像看见一条蛇从墙上爬到病床要咬父亲。她非常恐惧,想站起来把蛇赶走,但放在椅背上的右臂怎么也抬不起来,人也站不起来,同时右侧肢体失去了知觉。她想焦急地祷告,但说不出话,只想起了小时候读过的几句英文诗,便背了出来。以后她发病后就只能讲一些简单的英语,而不会讲德语。

  安娜生病后不能喝水,口渴时拿杯子,见了水就怕。后来在催眠状态下,安娜讲了一件事: 她小时候,一个英国女人带着一条狗来她家做客。当着安娜的面,那条狗喝了杯子里的水,当时她很恶心,但出于礼貌,只好把怒气压了下去,什么话也没说。当她回忆起这件事并讲出来之后,立即喝下大量的水,而且不能喝水的症状也从此消失。

  从安娜的病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神经症的病因与某种焦虑情境有关;第二,童年的创伤经验存留于潜意识中,可能成为一种病因;第三,将潜意识中的经验和情绪说出、发泄出,可以使症状消失;第四,神经症症状与梦境有某种相似之处(如赶蛇,右臂抬不起来),后来Freud将症状和梦都视为被压抑欲望的象征,因此,释梦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环节。

  于是Freud开始使用催眠术治疗歇斯底里,经常获得成功,但逐渐发现疗效不巩固,有些病人不能接受催眠。那么,不催眠能否回忆起创伤经验呢?Freud想起在法国学习时见到的一个病例:精神科医生Bernheim的一个病人从催眠状态醒来后,完全忘记了催眠过程中的发生的事、说出的话,但Bernheim坚持说他没忘,并让他努力回忆。Bernheim将一只手放在病人前额上,果然病人慢慢将催眠状态的事回忆起来了。

  Freud也试用这一方法,让病人半卧在躺椅上,放松全身肌肉,闭上双眼,Freud把一只手放在病人前额上,让他(她)心里注意一个症状,回忆与这个症状有关的经历,果然成功了。Freud称此法为集中注意法,或按压技术。不久,Freud又发现,用集中记忆法让病人回忆时,有时并不顺利,病人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好像不知道从何说起,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力量在阻碍病人将早期的创伤经验回忆起来,Freud将这种现象称为阻抗(resistance)。病人并不是有意隐瞒或不愿说出那些经验,他们也知道说出来对治疗有好处。Freud发现,用集中注意法不能较好地克服阻抗,于是决定不引导病人的思想,不限定回忆的范围,只告诉病人必须遵守一个规则:随时将心里的任何想法立即说出来,不论多么荒谬、愚蠢、难为情,或令人伤心,或可能遭到别人的批评、耻笑或非难,只要在头脑中浮现,就将其说出来。

  病人斜卧在躺椅上,Freud坐在侧后方病人看不见的地方(不让病人面对医生,医生也不看病人的脸),Freud不再用手按压病人的前额,也不加暗示和干扰,只是让病人自由表达联想。用此法治疗费时,但疗效较好。Freud称此法为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自1896年起,Freud完全放弃催眠术而用自由联想法。

  自由联想法不仅提高了神经症的疗效,而且使Freud从中洞察到心理疾病的病理机制,从而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自由联想法的创立是Freud一生科学实践中最富决定意义的一件事,它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诞生。Freud的心理病理学也就是他的人格理论,就是在这种心理治疗实践中形成的(钟友彬,1988,pp.37~43)。

本能与压抑

  Freud深受能量守恒定律的启发,将人的身心组织也看成一个能量系统。能量可以被压抑但不能被消除,它必须寻找释放的途径。这些能量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Freud早期把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自我本能是回避危险,使自我不受伤害的本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又把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性本能和自我本能统称为生本能。生本能使人倾向于爱和建设,死本能使人倾向于恨和破坏。死本能表现于外,使人去破坏、攻击、侵略、战争;向外表现受挫折,就可能退回到个人内部成为一种针对个人自己的力量,使人自虐甚至自杀。

  Freud最重视的是性本能,他将性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libido),把它看成人类行为的最重要的动力。力比多寻找满足的过程通常是不顺利的,往往与社会文化相冲突,冲突势必导致焦虑。人为了缓解焦虑,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些防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即一些防卫自己以减少焦虑的方式。防卫机制有很多种,主要有:(1)压抑(repression),指力比多冲动被排除在意识之外,进入潜意识(unconscious)之中。真正通过两性活动得以释放的力比多能量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力比多能量是被压抑的,压抑可暂时减轻冲突,但能量还在,可能通过做梦、玩笑、变态行为等形式释放出来。神经症就是压抑的结果。一些症状就是性冲动通过化装,以看上去不具性色彩的方式来得到满足,因此,神经症是性欲的象征性满足。如有一位成年女性,发病后的症状之一是要把自己卧室和父母卧室之间的门半开着才能睡觉,Freud的分析是病人潜意识中希望偷听父母房间里的声音。(2)退行(regression),就是以儿童的方式行动,从而避免成人角色所导致的焦虑。如上例中的病人小时候就以害怕为由,睡觉时要求将自己卧室的门与父母卧室的门半开着,后来的那种症状实际就是一种退行。(3)合理化或文饰作用(rationalization),就是以社会认可的好理由,取代个人内心的真理由,所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4)投射(projection),就是将自己内心的不为社会认可的冲动加在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有这种冲动,如不承认自己对某人有非分之想,而说别人在引诱自己。(5)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就是以与真实欲望相反的方式行事。如本来很想接近异性,却表现出回避或疏远。(6)转移(displacement),就是将对某对象的强烈感情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如受了丈夫的气,却冲着孩子发火。(7)升华(sublimation),就是将本能欲望以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形式表现出来,如艺术、科学等创造性活动就被Freud视为性欲的升华。这些防卫机制,对当事人而言,往往是无意识、自动地形成的。它们能够起到暂时缓解焦虑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焦虑。在Freud看来,焦虑与冲突是人生而不可避免的,只不过不同人的程度不同而已。

人格的内在冲突

  Freud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格最原始的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本我不知善恶、好坏,不管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只求立即得到满足,所以本我受快乐原则(pleasure of principle)的支配。新生儿就处于这种状态。自我是出生以后,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儿童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外界的提供,有时能及时得到,但很多时候不能及时得到,在这种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中,儿童就形成了自我这种心理组织。自我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同时,自我还要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所谓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而成的。超我又包括自我理想(ego-ideal)和良心(conscience),自我理想是自己行为的理想标准,良心是使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如果自己的行为符合自我理想,个体就感到骄傲;如果自己的行为违反了自己的良心,个体就会感到焦虑。因此,超我遵循的是完美原则(perfection principle)。由于人格中的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力量,本我追求快乐,自我面对现实,超我则追求完美,所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人能经常使它们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和谐,我们就说这些人的人格是健康的;有些人不能使三者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和谐,如一味地放纵本我,或者超我过分严厉和完美,都可能导致生活适应的困难,甚至心理失常。所以,一个充分有效发挥作用的自我,对人格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人格的发展与健康

  Freud理论中争议最大也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观点就是儿童性欲论。他通过自由联想疗法发现病人回忆起的那些被压抑的童年经验常常与性有关,于是就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性欲,只不过不是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而已。人在不同的年龄,力比多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获得满足,Freud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erogenous zone),并以性感区的变化来划分人格发展阶段。人生全程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从出生到六岁)的发展状况对以后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Freud的这种观点被称为早期经验决定论。在前三个阶段,如果力比多的满足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通常是后者),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这种现象叫做固着(fixation),即人的生理年龄虽然在增加,人格却没有相应地成长,即使到了成年,心理上还停留于儿童水平。Freud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口唇期(oral stage,0~1岁):婴儿欲望的满足主要通过口唇的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动。婴儿即使不饿,也喜欢含着奶不放,喜欢吸自己的手指也是常见的婴儿行为,所以婴儿的快感多来自口唇的活动。如果人格发展停滞在这一阶段,就形成口唇性格(oral character)。这种人往往贪吃、抽烟、酗酒,过于依赖,总希望被照顾(被喂养),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自恋),强求别人,缺乏耐心,贪婪,多疑,悲观。

  (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这时父母要求孩子定时大小便(这在Freud所处的那种社会文化中的中产阶级家庭特别普遍),另一方面本能又要求及时排泄以获得快感。由于要求控制而儿童又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所以这个阶段的快感主要来自排泄时肛门扩约肌的伸缩。如果父母的管制过严,导致人格发展的固着,就形成肛门性格(anal character),表现为过于守秩序、爱清洁,吝啬,固执,报复心强等。

  (3)性器期(phallic stage,3~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甚至偷看异性同伴或异性父母的性器官,而且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以获得快感。这时的儿童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爱恋,并对同性父母产生嫉恨。这种感情,在男孩为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在女孩则为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男孩由于嫉恨父亲,又发现女孩没有那个小器官,以为是被父亲割掉了,于是产生阉割恐惧(fear of castration)或阉割情结(castration  complex)。为了克服这种恐惧,男孩就转而向父亲学习,以父亲为榜样,这种现象叫做认同(identification)。女孩由于发现男孩有的器官而自己没有,于是产生自卑感,并心怀嫉妒,这叫做阳具妒羡(penis envy)。如果这个阶段的以上问题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如恋母情结)就会固着在潜意识,成为以后心理疾病的根源。人格发展停滞在这一阶段,就会形成性器性格(phallic character)。在男性,表现为好炫耀自己的男子气概和能力,自夸、好胜、好表现;在女性,为了对抗恋父情结,可能会过分认同母亲和女性形象,一方面以引诱或挑逗的表现吸引男性,另一方面又否认自己有性意图并表现出天真无邪的样子。

  (4)潜伏期(latent stage,7岁至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儿童,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和对父母的感情转向外部环境,转向学习和游戏,更多地与同性同伴相处,因此性心理的发展处于潜伏期。

  (5)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以后):性需求朝向年龄接近的异性,并希望与其建立两性关系,性心理的发展走向成熟,人格也趋向成熟。

  Freud的发展理论也是其病理学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将其与固着和退行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其要义。固着使发展停滞在早期的某一个阶段,退行虽发展到后期,但有一种倒退的力量,要回到以前的停滞点。因此,固着与退行密切相关。退行意味着早期发展的某种程度的固着,固着则意味着将来有一天又会回到这一点。如果固着是完全的,就不会有退行,但完全的固着十分罕见。退行常常在压力与焦虑的情况下发生,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人们在这种心境下会表现出贪吃、抽烟或酗酒等行为。我们可以不同意Freud的泛性论(pansexualism),但这样的意识对我们的人格健康发展还是有益的:过分依赖、过分固执、或过分自夸都是人格不够成熟的表现。例如,遇到挫折,我们很容易退回到婴儿的被照顾、被呵护的状态,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样子,这是人类共同的弱点;但Freud的理论明确告诉我们,这是与人格健康发展的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精神分析学派自Freud创立,经过100年的发展,已形成许多理论并分裂成不同的学派。这些理论或学派围绕潜意识、冲突和焦虑等心理病理学问题修正和发展了Freud的人格理论。这些理论或学派包括:Alfred Adler(1870~1937)的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的分析心理学(analytic psychology),Anna Freud(1895~1982,S. Freud最小的女儿)、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等人的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Karen Horney(1885~1952)、Harry Stack Sullian(1892~1949)和Erich Fromm(1900~1980)等人代表的社会文化学派(socio-cultural schoo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