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s的自我论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人格心理学: 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 发布时间:2017-08-24
  • 访问量:6038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指责精神分析学派过多地关注那些心理疾病患者。人本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仅仅免于心理疾病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向更高的水平成长,去充分实现人所具有的潜能,成为真正健康的、富于创造性、具有自由意志并能发现生命意义的自我实现的人。因此,他们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和如何实现健全的人格。以下我们主要了解C  R. Rogers(1902~1987)和Abraham H. Maslow(1908~1970)这两位人本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的理论。

  Rogers认为,自我实现是生命的本性。由于他是心理治疗的大师,因而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帮助人自我实现,这种帮助性工作主要是心理治疗和教育。无论是心理治疗还是教育都是以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Rogers的理论视为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理论。

  Rogers的理论是以个体的自我为核心展开的,因此称为自我论(self theory)。所谓自我或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指个人经验中关于自己的所有知觉、认识和感受。这些经验是围绕如下问题而形成的,即 “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或“我能干什么?”等。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自己的特点和能力、自己与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自我概念是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种互动中,个体从自己感受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与从他人那里获得的间接经验(往往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性经验)往往不完全一致,如父母给儿童买玩具,儿童也喜欢这些玩具,但儿童会不由自主地在满屋子里到处摆弄他的玩具,他因此很得意,这是他的直接经验,但父母告诉他只能在房间的某一特定范围内摆弄他的玩具,在这个范围内,父母会高兴,孩子自己也高兴。这样,儿童的自我概念中就接受了来自父母的观念,Rogers称这些观念为价值条件(conditions of worth),即个体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必须要满足的条件。

  如果儿童在这一范围内摆弄玩具果真既能感到愉快,又能得到父母的称赞,那么他的自我就是协调的。所谓自我协调(self congruence)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中没有互相冲突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会形成“我是好孩子”、“我是愉快的”等自我概念。如果儿童的直接经验与来自父母的评价性经验不一致,就会出现自我不协调。例如,孩子如果觉得父母划的范围太小,空间越大才会越愉快,在这种情形下,孩子就陷入了自我不协调。自我不协调导致焦虑,于是,个体就采用各种防卫机制以阻止与自己直接经验相左的经验进入意识层面。如歪曲(distortion),今天父(母)的心情不好;或否认(denial),父(母)没有不高兴,即对父母的反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歪曲和否认都是为了避免自我不协调,即使一个好的评价性经验,对于一个自我概念中缺乏相应经验的人而言,也可能也会使他(她)产生不协调从而导致焦虑。如一个自认为缺乏吸引力的女性,当有人说她有吸引力的时候,她可能会想,这人不是出于礼貌,就是有别的企图。

  自我不协调的第二种情况是个体自我概念中的理想自我(ideal self)与真实自我(real self)的不一致。理想自我是个人最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真实自我是自我概念中对自己真实状况的觉知。如在一个时期,一个人的理想自我是大公无私,当他觉知到自己有“私心”的时候,他就会感到焦虑,因此要“很斗‘私’字一闪念”。实际上理想自我往往是来自他人的评价,如“好孩子”、“好人”等,真实自我则来自自己的直接经验,二者之间的不协调,往往使个体用理想自我歪曲或否认真实自我,从而使真实自我受到遮蔽。

  如果自我不协调的情形过于严重,以至防卫机制失灵,个体就陷入严重的焦虑状态。在Rogers看来,心理治疗就是帮助当事人消除自我不协调,促进自我的成长,使自我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Rogers将自己创建的心理治疗模式称为当事人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后来又改称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其要义在于,心理治疗不是传统的医生治病模式,医生是指导者,病人被动地接受治疗,而是要相信当事人自己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也有追求健康的动力,治疗并非指导,而是以当事人为中心,创设一种有利于当事人自我成长的条件,在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帮助当事人自己消除自我不协调,使被遮蔽的真实自我显露出来,进而重建自我概念,并实现自我的潜能。

  咨询员与当事人之间的平等、信任的关系是这种“治疗”得以成功的关键。读者在理解Rogers的“治疗”概念时,不应该从传统意义上去理解,而要将其视为一种促进他人成长的活动。在咨询员这一方,则应具备以下三种态度:

(1)真诚一致(congruence)

  真诚一致就是指在治疗关系中,咨询员本人是一个表里一致的人。咨询员越是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越是不戴专业面具或个人面具,来访者就越有可能发生建设性的改变和成长。

(2)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Rogers认为,人有一种很重要的需要,就是积极关注的需要,也就是希望别人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自己,包括爱、尊重、接受、喜欢、支持、赞赏等。Rogers将积极关注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条件积极关注(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是指个体只有在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标准的条件下才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这里所说的他人主要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和教师。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指个体在任何条件下,即便表现出弱点和错误的时候,都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如上面例子中的那个孩子,只有在父母指定的范围内摆弄玩具,才能得到许可和称赞,这是有条件积极关注。如果孩子满屋子摆弄玩具,父母并不说他是个坏孩子,也不说如果不改正就不爱他了,而是说父母也知道他在满屋子来摆弄玩具很愉快,并让他自己体会这样做会带来的不愉快,就是让孩子明确感受到父母只是不喜欢他做的这件事,而不是因此就不喜欢他这个人,这就是无条件积极关注。Rogers认为,有条件积极关注会导致自我不协调,这样孩子会为了得到积极关注,会去取悦于父母,接受父母的价值条件,并将这些条件纳入自我概念中,那些自己的直接经验、自己内在的真实感受,就被疏远和遮蔽。这样,个人就变成了自己的“重要他人”,自动地用他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人成了自我,真正的自我反而被排斥。我们绝大多数人就是这样长大的,我们用他人的眼光看自己,我们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甚至越来越不喜欢自己。改变这种状况的必要条件是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在治疗关系中,咨询员对当事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意味着无条件地接受和尊重当事人的所有感受和任何表达,对其不加任何的批评或纠正。只有这样,当事人自己才能接受自己的真实经验,并将其整合到新的、和谐的自我概念中去。

(3)同理心(empathy)

  同理心是指咨询员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一切经验,包括欲望、恐惧、冲突等。去感同身受这些经验,好像你自己也在经历这些体验一样。咨询员要进入到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去感受并理解当事人,既感人之所感,又知人之所感,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痛苦,并将自己的这些感受有效地表达出来。

  显然,以上三方面是有内在联系的,这三个条件共同构成一种治疗情境。来访者越能充分感受到这三个方面,获得的成长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