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与社会支持工作,积极应对突发危机事件

  • 作者:郭永玉,李晔
  • 来源/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2日/第3版
  • 发布时间:2017-09-26
  • 访问量:1738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数起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暴恐事件,这些突发危机事件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使得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的民众产生了焦虑和恐慌的心理,这种心理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又进一步加深了危机事件的破坏性。突发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由于突发危机事件的爆发具有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如果未能妥当处置,则有可能对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心理造成重大的危害。从危机管理和社会工作的交叉视角出发,为受到危机事件影响的群众提供心理与社会支持,满足其心理与社会需求,可以有效地帮助受影响群体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提升心理幸福感,使其尽快走出危机事件不良影响的阴影。

突发危机事件会对心理和行为产生危害
  危机事件发生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病率可高达1/3、抑郁症的发病率可高达1/4,受灾者和救援者还可能出现焦虑、睡眠障碍、物质滥用(如酗酒)等心理及行为问题。而“人祸”造成的心理问题可能更沉重和复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突发危机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创伤可能长期持续。以公共卫生事件为例,由于影响的不确定性、伴随疾病导致的生活改变以及污名化,会给患者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比如,非典病人在急性传染期精神疾患发病率为35%,一年后精神疾患发病率上升为64%,三年后仍有42%的随访者报告存在精神疾患。这说明患者的心理健康并不会随身体健康的恢复而恢复,反而可能有恶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社会和个人容易做到对自然灾难的发生有心理准备和预防方案,而对于人为灾难则防备不足。人们通常认为自然灾害无常而人为事故可控,因此一旦爆发“人祸”,除了一般灾难都会引发的害怕、恐惧、无助感之外,还会产生疑惑、愤怒、不信任和指责等反应,这些负面情绪和反应不仅本身是心理疾患的征兆,也容易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随着媒体与人际传播,灾难带来的巨大负性信息和影响会迅速产生大范围的心理冲击,造成更大范围的恐慌。比如,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就引发了我国各地抢购食盐的恐慌行为。  
  危机状态极易诱发流言传播。情境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威胁和心理的焦虑是流言传播的温床。因此,危机事件爆发后往往是流言的高发期。首先,公众高度关注事件,若无法得到正式的确切消息,就会转而寻求小道消息来获得控制感、缓解心理焦虑。其次,在高风险情境下,人们的判断能力降低,容易不加鉴别地轻信。最后,在危险和骚乱的情境下,人对外界威胁会变得更加敏感,因而更愿意传播流言,并借此来表达震惊和愤怒等情绪。特别是一些“人祸”危机(比如污染、核泄漏、食品安全问题等),由于长期后果难料,人们容易对一些负面信息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这种恐慌心理会引发非理性的思考及行为,若不及时引导和缓解,就可能酿成群体事件。

为突发危机事件提供心理与社会支持
  危机对心理的严重伤害及其对社会稳定带来的隐患,尚未完全引起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危机所导致的心理问题长期被忽视,对心理创伤给公众健康、社会稳定带来的长期影响更是认识不足;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较少,缺乏实施心理援助的专业队伍和应急管理机制。例如,汶川地震后可以调动的具备资质的心理援助人员仅有1000多人,相比于20万—30万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各类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受灾者,无异于杯水车薪。

从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出发,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完备的危机管理机制。目前,我国危机管理中尚未明确心理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方式,需要借鉴国外研究和实践经验。在这方面,联合国人道救援事务部《紧急状态下精神卫生和心理援助方案》以及美国灾难心理卫生服务体系(DMHS)都可以提供借鉴。要健全针对心理伤害的危机救援机制和善后处理机制,逐步建立以专业化心理干预为主要内容的跟踪服务长效机制。
  第二,注重危机管理中相关人员间的关系。政府或其他组织机构作为危机管理主体,灾难的幸存者和相关者是客体,连接两者的纽带是危机管理体系中的专业从业人员(包括救援者、心理专家、社会工作者等)。要高度重视上述三者的关系,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在危机应对中,政府对专业人员和受灾者提供政策支持、物质保障并负责信息发布;专业人员在政府的组织和协调下对受灾者实施专业救援和干预。平时,政府与专业从业者也应相互倚重、加强联系,充分开展综合评估,并制定详尽应对方案。
  第三,提高危机心理干预的专业化程度。从汶川地震到长江沉船事件,再到天津港爆炸事故,应该说危机管理中心理干预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缺乏协调、专业人员有限、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为此,要储备专业化人才,建立危机心理援助专业人员数据库,整合高校、研究机构和具有合格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及社会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力量。探索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组织管理人员职责、临床工作人员遴选标准与职责、专业人员培训计划等,并在突发事件降临时能迅速地调动专业队伍。加强专业心理干预团队的培训指导,组织有关专家特别是有危机事件处理经验的专家,系统指导开展受灾区域群众心理援助;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干预,消除受灾群众心理阴影,避免灾后群众出现过激情绪反应。
  第四,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公信力。政府应建立危机情况下的信息发布机制,尽可能及时、透明地发布确切消息,减少恐慌和猜疑情绪,消除谣言,维护社会稳定。汶川地震时,官方媒体对灾情的及时报导就是一个正面的案例,全面披露危机状况不但没有造成社会混乱,反而凝聚了人心和士气。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危机管理中的心理与社会支持研究”(13AZD08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