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念与链接》译者序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
  • 发布时间:2017-11-02
  • 访问量:2503

本书作者拉瑟斯(Spencer A. Rathus)教授说,如果这本导论性质的教科书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兴趣,便是他最大的成功。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不仅是作者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心愿,更是所有普通心理学课程任课教师的心愿。

《心理学:概念及其链接》正是实现这一心愿的最佳选择。这不仅是这本普通心理学教科书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我们翻译这本教材的目的所在。因为这本普通心理学教科书向读者展现的不仅是一个全面清晰、富于科学精神的心理学概貌,更是一系列生动活泼、 富于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心理学画面;给读者提供的不仅是一个可以俯瞰心理学全貌的平台,更是通向独特而神秘的心理学世界的阶梯;指引读者走进的不仅是已开辟的心理学天地,更是有关人类行为和心理历程的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拉瑟斯教授这本导论性质的教科书,与同类性质其他教科书一样,详细评述了科学心理学的概况,概括地介绍了心理学各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研究,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详尽的解答。但是,与其他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不同的是,《心理学:概念及其链接》强调学生兴趣的培养,强调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强调心理学与生活、 时代的联系。总的看来,可以用开放的(open)、联系的(connected)、鼓励的(encouraging)、积极的(active)、优美的(nice)五个特点概括本书的特色,而五个特点组成的缩合词“OCEAN”(海洋),可以看作它鲜明特色的一个反映。人的内心世界比海洋更加浩瀚而深邃,而它也应该是美的,正如这本书所呈现的那样。的确,这本书不仅浩瀚而深邃,而且文笔和呈现方式是美的。

开放性不仅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也是作者反复强调并大力倡导的一种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正如作者所说,激发学生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兴趣,是他的最大心愿。作者煞费苦心地激起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就是希望学生从走近心理学大门的那一刻起,就能够对心理学各研究领域保持高度的开放性,以便将这种兴趣转化成学习和研究的动力。其次,作者强调批判思维,要求学生能够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一切,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打破心理定势,挑战先入之见,摆脱传统和权威的束缚,能够创造性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作者自己也身体力行地实践自己的主张,以致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折射着作者开放视野的光芒。从内容上看,作者强调近年来出现的新思潮如进化心理学思想,及时地更新教材内容和重点,使得新版教科书极具时代色彩;从形式上看,作者积极吸纳网络资源,尽己所能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别出心裁地应用 PQ4R 学习方法,使得教科书形式丰富多样、方便快捷。

强调联系的观点是这本书的另一特色。心理学并非高居科学的殿堂而不食人间烟火,相反,科学心理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将心理学应用于生活、使心理学对生活有所帮助不仅是所有心理学家的基本原则,也是本书作者强调的重点之一。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可供我们帮助自己和他人。教给学生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于日常生活,不仅是所有导论性质课程的基本任务,也是这本心理学导论教科书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作者不仅在正文中通过各种实例说明了如何将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生活,而且在每章的结尾处还专设了“生活链接”专栏,详细讨论了心理学与生活中重要问题的联系。当然,在本书中联系的观点不仅体现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联系上,还体现在心理学与这门课程学习的联系中。本书提到的 PQ4R法本身就是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与具体学习的联系,又蕴含着丰富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PQ4R 法不仅强调先行组织者、心理预期、认知图式的重要作用,而且强调书中概念间的彼此联系以及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的联系。作者为建立上述两种联系,还通过网络、书本和光盘三种途径提供了大量可供联系的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读者获得这些资源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我们在译本中尽量保留了与这些资源有关的信息,是希望读者在搜索到这些资源(无论英文的还是经中国学者翻译的)时,会感到一种惊喜!

如果说可以将事物的特点与人格的特质进行类比的话,“encouraging”这一特色也许可以算是这本书的“首要特质”。在整本书中,作者对自己、也对学生提出了许多建议。他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课下学习,强调批判思维和怀疑精神,以及心理学与生活和学习的联系,自己也为学生达到这些要求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一努力不仅体现在作者为学生实现这些要求所做的物质和活动准备中,更体现在全书字里行间作者对学生的鼓励上。从本书的语言风格来看,全书笔调亲切热情、幽默有趣;而且多采用第二人称的口吻,与读者直接对话,读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不由自主地会被书中积极、生动、以至温暖的氛围所感染。

积极是这本书的基本基调。可以说,这本书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全书强调积极参与,强调活动的重要性。但作者决不是口上空谈,而是提供各种活动形式(如网上讨论、模拟实验、小组讨论) 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为学生“在做中学”做好了准备。而且本书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其他学习资源,为学生在课下的积极探索提供了条件。事实上,作者自己也是积极参与者的一员,他不仅通过语言为全书营造了积极主动的氛围,而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问题,为学生积极地参与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文字优美也是这本书的又一特色。可读性也是作者刻意强调并用于激发读者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增强可读性,全文主要以清晰明了、生动活泼的行文方式呈现,在准确简明地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同时,还通过多种途径融入了“个性化元素” ,包括采取与学生直接对话的形式、 结合了幽默故事和生活逸事等等。既准确地传达了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又结合了生动活泼的形式,将趣味性和生活气息融入其中,使读者在一种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心理学的殿堂。

目前,社会对心理学的需要呈递增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心理学。而真正了解心理学的最佳方法就是读一本普通心理学教科书或选修一门普通心理学课程。但这两种方法都离不开一本好的入门书。《心理学:概念及其链接》 正适合这一要求。而且,书中所体现的开放精神、批判精神、主动性和联系观点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因此,我们十分乐意将这本好教材介绍给所有心理学专业的师生以及其他各专业各行业的心理学爱好者。

但是,翻译原本就是件难事,而将一本优秀的英文书翻译成同等优秀的中文书更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力求忠实体现原书的内容和语言风格,将原著鲜明的特色体现出来。但由于水平及各种条件的局限,翻译中难免存在着一些疏漏和错误,请读者批评指正;原书作者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思想,也未必完全适用于我们国家。这就要求读者以作者反复强调的批判精神和科学态度,合理地对待和使用这本书。

普通心理学本身涉及的范围较广,这就决定着普通心理学教科书的篇幅。由于时间和个人专业等方面的原因,这样大工程的翻译工作只能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初稿翻译分工如下:前言,尤瑾;第1章,心理科学,张钊;第2章,生物学与行为,郑萍;第3章,生命全程,尤瑾;第4章,感觉和知觉,贺金波;第5章,意识,陈继文;第6章,学习,张钊;第7章,记忆,马一波;第8章,思维、语言和智力,蒋京川;第9章,动机和情绪,杨子云;第10章,压力、健康与适应,卞冉;第11章,人格,李红菊;第12章,心理异常,周红梅;第13章,治疗方法,李敏荣、郑莺;第14章,社会心理,杨慧芳;附录,统计学,李红菊、卞冉;附录,主题词,尤瑾。全书由尤瑾和张钊校对,郭永玉组织翻译并审校了全部译稿。

郭永玉

2005年 3 月,于武昌


出处:Rathus, S. A. & Valentino, L. (尤瑾、张钊、李敏荣等译,郭永玉审校):《当代心理学导引(Psychology: Concepts and Connections)》(第7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