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情感人格系统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人格心理学: 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 发布时间:2018-07-28
  • 访问量:7030

  在用认知层面的人格变量来解释个体差异方面,Walter Mischel(1930~)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和Yuichi Shoda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学习理论出发,用人格的认知变量来解释个体差异以及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并由此提出了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Mischel主要强调:(1)强调情境具体性,认为个体的行为具有可变性,情境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2)强调人类认知机能的识别力,个体对其行为环境有一个了解和建构的过程。研究者应从认知层面去了解个体的行为并进而界定个体的人格。(3)强调人格的自我调节机能。

  • 认知层面的人格变量

  Kelly和后文即将介绍的Rotter都曾是Mischel的导师,他们的思想对他产生了终身的影响。1973年,正值认知革命蓬勃发展的时候,Mischel提出了人格的“认知社会学习”新概念,认为要用认知层面的人格变量对个体差异做出解释。这些变量的提出大多受到Kelly和Rotter的影响,当然,Mischel及其后来的研究者也在不断的研究中发展着这些概念(Mischel,1990):

  (1)个人建构和编码策略。每个人对其所遇到的人际和物理方面的事物都有其独特的建构和分类编码等加工方式。(2)个人的价值观念和目标。人都有价值观念,而且能对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进行心理表征,并据此做出目标导向的行为。(3)预期。个人对行为的可能后果存在特定的预期。要预测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我们必须考察其特定预期。(4)认知和行为能力。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会在行为中有所表现,也可能并不表现出来。因此,Mischel提出我们应该注重一个人能做什么,而不是他已经做了什么。

  一个人的行为就是由上述这些人格变量和情境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这些认知层面的人格变量是一套对人的社会行为和情感状态具有解释功能的个人变量。Mischel认为,这些变量与特定情境彼此交互作用,就形成了体现个体差异的独特的行为模式。

  • 自我调节机能

  自我调节机能指的是个体形成和执行长期计划、确定目标并维持目标、抵制诱惑、在遇到挫折时仍坚持不懈的能力。人们在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后,便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选定计划,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检测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成绩,有所进步时便奖励自己,并为本可避免的错误而惩罚自己。在Mischel看来,人不只是反应性的而且是主动的,人能为自己设定目标,进行自我强化和自我调节。通过期望、设定目标以及自我强化等认知机制,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

  Walter Mischel(1974)关于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ation)的研究是自我调节机能的一个具体证明。他让4岁大的孩子在立即给予的小奖励和延缓给予的大奖励中选择。Mischel在孩子们面前拿出一个小的棒棒糖并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等到他取东西回来再吃,就会有一个更大的棒棒糖作为奖励;如果他们等不了,只能得到这个小的棒棒糖,但可以马上吃。于是这些孩子就被单独留下来,对着诱人的糖果呆上15分钟。结果,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都能克制自己,他们会往别的地方看,分散注意力,等待更大的奖励。另外三分之一的儿童却不能忍耐,很快地就咽了下去。最让人关注的是很多年后,当这些孩子成长为青少年时,那些在学前期能抵住诱惑的儿童,明显拥有更强的社交能力;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更好,拥有与他人更密切的友谊,对消极的情绪也能很好地控制。

  综上所述,个体是在其认知—情感人格系统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下,以某种特有的行为模式进行反应的。按照这一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认知—情感系统,这一系统在与社会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了个体特有的行为模式, Mischel和Shoda(1995)称之为“如果……我就会……情境—行为模式”(if…then…situation-behavior pattern)。认知—情感系统本身是稳定的,但是情境—行为模式却具有高度的可变性,这既可以说明在同一情境下人们认知和情感反应的个别差异,又可以解释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变化以及个体在同类情境下的行为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