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加工的人格理论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人格心理学: 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 发布时间:2018-07-28
  • 访问量:4904

  从认知层面来研究人格,除了前面介绍的各个理论家的研究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取向: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人类按照人脑的机能发明了计算机,现在又将人脑比作计算机,期望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发现大脑认知过程的奥秘,由此产生了信息加工理论。此理论将人看成是虽然易犯错误却极为复杂、微妙的信息加工系统。

  • 信息加工的历程

  我们的感官总是不断地接收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尽管这些刺激原本是一点、一点传到感官的,但是我们的大脑会将这些零碎的信息整合起来,使自己感知到完整的信息,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作为信息加工系统,人与计算机在功能结构和过程上,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两者都有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都需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加工。信息加工理论将计算机作为人的心理模型,企图对人的行为和计算机的行为做出某种统一的解释,发现信息加工过程的一般原理。

  按照Newell和Simon(1972)的观点,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符号加工系统,由感受器、效应器、加工器和记忆组成的。对人这个信息加工系统而言,感受器主要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感觉系统,主要功能是接收外界信息并进行初步的编码。加工器则包含三个因素,一是制作、储存或销毁符号等基本信息过程,是进一步的编码;二是工作记忆,对人注意中心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三是将基本信息过程和工作记忆整合起来的解说器。这三个因素都可能需要从记忆中提取信息。记忆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提取符号结构,对人而言,记忆主要是指长时记忆库,里面储存了大量来自加工器的信息,如图式、脚本、归因、信念等;同时,这些长时记忆的信息也会参与到编码和工作记忆过程中,影响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最后,效应器对外界做出反应,包括行动、语言和表情等。

  每个人都对外在世界进行信息加工,历程大致是相同的,都需要经历上述这样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其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自我图式、脚本、归因、信念等)是不一样的,致使每个人信息加工的内容和结果也都不一样。比如人们总是要不断地做决定。那么,哪些将要决定的事情会进入一个人的脑海中?头脑中哪些已有的东西会影响这个人的决定?以及这个人会怎样运用已有的定势?这些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特点。这些现象说明从认知层面出发,用信息加工研究取向也可以对人格差异做出一定的解释。

  • 图式

  图式(schema)就是我们头脑中对世界的编码表征,包括所有储存在长时记忆库中的信息组织结构,它将存在于我们周围和头脑中的大量信息分门别类,帮助我们以相对经济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

  进入某一情境之后,我们会在自己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对该情境进行分类。根据这一分类系统,我们会按照一定的行为模式与环境和他人互动,这一行为模式就类似于拍电影用的剧本,我们称之为脚本(script)。每一类情境都有其脚本,情境中的行为通常都是高度程式化的,如果表现出不适合这个情境的行为就会显得怪异,比如在图书馆大声喧哗。此外,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形成特定情境中相应的稳定行为,还会形成与情境相连的稳定感受。

  对来自于各种情境中形形色色的人的信息,我们也需要按一定的组织形成图式,为自己更好地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生存提供一些能对人进行解释的稳定依据。这种与人有关的图式就是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我们头脑中会不自觉地形成一些人格特征群的观念,认为某些相关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特点会同时出现在某一个人身上。人们在对自己或他人作评价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种人格特质群的观念进行,这种已经内化在人的头脑中的观念结构就称为内隐人格理论。

  我们从出生就在不断地建构自己的图式,而这些被储存在记忆库中的图式并不是被动的记忆表征,它会影响一个人注意哪些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编码,以及如何进一步从头脑中提取已经存在的相关信息。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每个人所形成的图式库也是有区别的,这就会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行为和人格的不同。例如,电影《刮痧》中主角在儿子打了上司的孩子后,为了表示对上司的敬意和歉意,当着上司的面惩罚了自己的儿子,而那个美国上司却很不理解,并认为这一行为是家庭暴力。这是由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形成了不同的图式。这些不同的图式会使人们形成人格上的差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差异对人行为的影响,但从广义上说个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其实就是个体头脑中的图式的不同。总之,不论是上述哪类图式都会影响信息加工过程,并体现出认知层面上的个体差异。

  • 抑郁图式

  从认知的观点来探讨行为和人格的偏差,是颇受瞩目的一个问题。由于图式的功能之一,就是引导个体向某个方向做出决定,因此某些不适当的图式,就可能干扰其认知功能,使个体对事物、情境、他人和自我产生歪曲的观念。何以证明个体是用抑郁图式来进行信息加工呢?研究者主要用自我图式研究技术来验证抑郁图式。例如,研究者请抑郁和非抑郁者回答一系列关于词语的问题。这些被试通过按键是或是来对一张写有形容词的纸片做出反应,以此证明这些词是不是对他自己的描述。其中一半的词与抑郁有关(例如不幸的、无助的、难过的),一半与抑郁无关。然后只给被试三分钟,让被试尽可能多地回忆出他所看到的词。该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的被试对与抑郁关联的词记得更好,而非抑郁的被试对其他词的回忆更好。抑郁者之所以能回忆起许多有关抑郁的词,是因为他们用抑郁图式来加工信息。抑郁图式使他们更多地注意这些词,将它们与自己联系起来,并在以后的生活中随时记起它们。

  Aaron Beck认为,抑郁和其他一些问题都是由认知扭曲导致的,抑郁患者常常会用错误的图式解释事件,用负面的观念看待事物,吸收与其观念一致的信息,忽视其他信息。在Beck的观点中,抑郁图式无需经过思考就可以马上对我们的行为起作用。由抑郁图式产生的想法(例如,“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团糟”)影响着情感和行为;当它导致负面的情感后,又能引导个体使用更多的抑郁图式,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的模式。实际上,许多研究都表明,期望抑郁更多地导致了抑郁。

  抑郁患者常常过分依赖其储存的信息,而忽视目前环境中的真实信息。抑郁患者的问题是其自我图式也倾向于负面。Beck认为,抑郁者通过抑郁认知三角(cognitive triad)来进行信息加工,即自我是糟糕的; 世界是糟糕的; 未来也是糟糕的。例如,抑郁患者会将某个坏结果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e)至所有的事件,从而否定其自我价值; 他们也会进行武断的推论(arbitrary inference),在没有任何表明糟糕的证据时得出负面的结论; 抑郁患者还易于陷入灾难化(catastrophizing)的想法,认为所有的问题都会往最坏的方向发展; 他们还会把坏结果解释为长久不变的。所有的这些结果都会降低患者的自我价值感,并让他们感觉到未来是无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