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 《人格心理学: 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 发布时间:2018-07-28
  • 访问量:5035

  自我同一性(identity)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identitas,具有“整体”、“事物自身”、“与个体没有差别的本人”等含义,因此也可以将identity翻译为自我同一性或自我认同。Identity也可翻译为“身份”,因此,这一概念包括个人身上的一些稳定属性,如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种族等,即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由于答案并不仅仅包括这些外在的属性,还包括“我之所以为我”的内在属性以及自我在时间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续性感受,因此,在人格心理学中,这一概念通常译为“自我同一性”。自我概念是对自我的描述,自尊是对自我的评价性体验,而自我同一性则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和体验。

  关于自我同一性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做出了解释。一般认为,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感觉和体验。Erikson自我同一性的标准是独特性和连续性,即具有自我同一性的人会体验到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同时自己的生活又是连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自我都是自己认同的自我。

  到目前为止,对同一性状态进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结构式、半结构式访谈法(Identity Status Interview,简称ISI),另一种是问卷法,较常用的问卷有《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不过这种量表测的是总体的同一性状态,而对具体领域同一性状态的测量多采用《Dellas同一性状态问卷——职业、宗教信念和政治意识形态》(Dellas Identity Status Inventory-Occupation, Religious Beliefs, Political Ideology,简称DISI-ORP)。

  40年来,研究者多是采用以上方法研究各同一性状态的特点和个体同一性状态的发展路径。同一性状态的发展是沿弥散型(D)—早闭型(F)—延缓型(M)—完成型(A),还是弥散型(D)—延缓型(M)—早闭型(F)—完成型(A)?由于涉及到发展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纵向研究。

  随着纵向研究结果的积累,研究者逐渐发现以上两种路径的问题,即个体并不总是有先后顺序地从一种状态发展到另一种状态,个体有可能出现反常现象,如完成型(A)-早闭型(F)、完成型(A)-延缓型(M)或早闭型(F)-弥散型(D)等。Kroger提出了退行的三种形式:失衡(disequilibrium)、僵化(rigidification)、整合失败(disorganization)。其中失衡的退行是更具适应性的退行,如在Stephen等(1992)描述的MAMA(延缓型—完成型—延缓型—完成型)循环中,个体总是对新经验持开放的态度,不断对其整合。僵化与整合失败的退行则是非适应性的退行如延缓型(M)-早闭型(F)、延缓型(M)-弥散型(D)、完成型(A)-弥散型(D)、早闭型(F)-弥散型(D)等等,都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从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到现在,虽然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从单纯地对自我同一性进行现象的描述,到从某一个角度对自我同一性进行实证研究,然后从多个角度(同一性风格、问题解决能力等)对其进行研究;从把自我同一性发展变化单纯地归于个人的发展到同时考虑到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些都体现了一个概念或理论从理论走向实证、从笼统走向深入的艰难历程。现在有些研究者已提出关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或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的模型,虽然这些模型还有待进一步证明,但却为自我同一性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