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目的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 《人格心理学: 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 发布时间:2018-07-28
  • 访问量:4289

  • 早期的动机目的论

  早期的动机目的论反对机械的、反应性的和S-R联结的行为观,强调行为受目的引导的性质,强调个体行为的组织化、模式化特征,具有很强的认知特点,如对未来的预期和心理表征。然而,由于动机目的论过于心灵化的特点和驱力理论的日渐式微,这一理论也经历着其他动机理论的相同命运,即逐渐衰落和被人淡忘。

  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心理学在重大理论问题上总呈现出迂回前进的历程:当S-R观点以压倒优势统治心理学各个领域时,动机目的论被贬至被人忽略的地位;而随着认知领域的纵深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认知、动机与情感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目标正是连接这些因素的令人欣喜的概念。这就是目标理论得以兴起的学术背景。现在,“目标这一概念已以不同的形式成为动机和人格理论的主要部分”,目标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下面,我们将概述人格的目标研究方法及新近所取得的成果。

  • 目标研究方法及成果

  对目标的研究,可遵循两条路线,即一般规律研究法和特殊规律研究法。前者旨在对人类目标进行分类,试图揭示普遍的目标类型,以实现个体间的比较;后者则关注个人特殊的目标单元。

  目标的一般规律研究法通常是采取对目标进行标准化的列表分类,以期发现普遍的目标类型。其基本程序如下:首先,给被试一份标准化的目标表格(表格中的目标由研究者预先列出),让他们根据事先拟好的维度(如重要性、相关性等)评价这些目标;然后,根据这些评价的内在相关程度进行因素分析;最后,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得出一般性的目标类型。

  研究者对目标进行研究发现,有些目标因素群在多项研究中反复出现,由此推论人们至少存在五种目标类型:(1)放松/娱乐(如,我平时做的许多事情都是为了获得娱乐或放松);(2)攻击/权力(如,我通常设法在对我重要的情境里担当领导角色);(3)自尊(如,我做的许多事情都是为了维护和提高自尊);(4)情感支持(如,我渴求友谊和亲密关系);(5)焦虑/威胁降低(如,我的大量时间都用于回避那些对我造成威胁和恐惧的情境)。

  这些目标类型既包括正面接近目标也包括负面回避目标。但我们注意到,这种研究方法在程序上存在一个问题,即被试对目标的评价是以事先拟定的表格为基础的,因此在得出人类一般目标类型的结论之前,研究者有必要对这种分类方法进行跨文化检验。

  虽然一般规律研究法可以对目标进行分类,以建立常模实现个体间的比较,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根据事先拟好的目标条目来限定个体的目标系统,是存在明显的误导和局限的,因为所有个体都拥有高度个性化的目标系统,都会用各自独特的方法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因此,1980年以来,与动机人格化趋势相一致的是,人格的目标研究领域越来越多地采取特殊规律的研究方法。“当前关注”、“个人计划”、“生活任务”、“个人奋斗”等概念已经作为人格心理学的特殊目标单元被提出,并被视为目标特殊规律法的研究范例。

1、当前关注

  当前关注(current concerns),指的是一种假定的动机状态,这种状态使个体的感受和经验围绕对某一目标的追求而组织起来。一旦这种假想动机状态被激活,它就会引导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Klinger,1975,p.223)。当前关注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看牙医、减肥、维持恋爱关系等,只要是个体当前所思所虑的事件或领域,都可以是当前关注。

  研究者认为,关注状态使个体具有一种心理准备,更容易对关注线索产生情感唤起,进而影响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关注将动机、情感与认知联系起来了,其中情感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个人计划

  与当前关注相似但又独立的一个概念是个人计划(personal projects)。Little把个人计划定义为意欲实现个人目标的一系列相关活动。个人计划是人们思考、运筹和从事的事情,是通向目标的路线或路径。

  Little等人对个人计划进行了精细的研究,得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结论:(1)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取决于与个人计划相关的压力和效能感,即如果个体具有个人计划成功实现的效能感、没有面临超出应对能力的压力,那么我们可以预计他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反之亦然。(2)个人计划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那些致力于短期愉快计划(这些计划难度适中)的个体,相比那些置身于长期计划、缺乏即时反馈的个体而言,有更多的愉悦感和更高的健康水平。

3、生活任务

  Cantor及其同事认识到,人格是通过个体对任务的参与和努力发展而来的,应该根据人们“做”什么而不是“是”什么来描述他们。基于这种认识,Cantor(1985)等人发展了生活任务(life task)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当前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和在特定生活时期个体投入精力面对的一系列任务。比如,“在学业上成功”、“交朋友”、“做我自己”都是生活任务的例子。在生活转型期,生活任务的作用尤为突出。他认为,生活任务的提出使个体每天的活动具有了组织性,由此可以用问题中心(problem-centered)的方法调和情境中心(situation-centered)和以人为中心(person-centered)两种不同取向,以打破彼此间的对立。

  Cantor强调人格功能的适应方面,特别是认知功能的适应性。最初发展生活任务的目的正是为了探查个体在面临生活问题时,如何在人格的认知基础上选择解决策略。通过问卷法和半结构式访谈,Cantor等人已证实存在两种策略:一种是学业领域的,一种是社会领域的。在学业领域,有乐观者策略和防卫性悲观者策略之分。前者具有相对较低的焦虑和相对较高的成功期望,后者则与之相反,具有相对较高的焦虑和相对较低的期望。防卫性悲观者是那种看上去总在担心,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学生,因为就实际表现而言,乐观者与防卫性悲观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两种策略各有利弊:乐观的态度使他们具有积极期待而避免去想可能会失败,从而减少焦虑;而防卫性悲观者的学业焦虑似乎成为他们学习的永存动力。而在社会领域中,研究者发现,个体在所谓的社会约束(social constrain)方面存在差异。具有高社会约束个体的社会行为往往是他人导向的、焦虑的,他们会报告更多的社会领域中的压力和消极情感。并且,采用高社会约束策略的个体习惯于让他人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常常以跟随者、观察者而不是领导者的行为方式保护自尊。采取低社会约束策略的个体则与上述特征相反,他们的社会行为表现更为独立、更积极主动,并且社会焦虑水平较低。但需要指出的是,鉴于情境的特定性,高社会约束者与低社会约束者的这些特征并不能推广或迁移到其他生活领域。

4、个人奋斗

  个人奋斗(personal strivings)个体希望在不同情境下实现目标的典型类型,即个性化的追求目标的一贯模式。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努力在异性面前展示魅力”、“得到尽可能多的快乐”、“努力做个好人”,都可以是个人奋斗的实例。个人奋斗既可以是一种思想、信念,也可以是产生一系列行为的动机原则。

  运用个人奋斗的概念,Emmons主要探讨了个人奋斗与主观幸福感以及冲突矛盾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1)积极情感与目标奋斗和过去奋斗成功的感受有关,消极情感则与奋斗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主观认为的低成功可能性有关。生活满意度与个人奋斗的重要感有关;(2)个人奋斗中有大量冲突和矛盾的个体体验到消极情感和较低的生活满意度,并且这些冲突和矛盾会导致焦虑、抑郁以及心身疾病。此外,个人奋斗测量中冲突与矛盾的得分与个体看病的次数显著相关,这一得分甚至可以预测一年后的生理症状。由此研究者认为,个人奋斗的冲突与矛盾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导致身体疾病出现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