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论自我实现的超越性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精神的追寻》
  • 发布时间:2018-10-18
  • 访问量:1574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进行了长期的自然主义的研究,发现自我实现的人与传统上对觉悟者(enlightened persons)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他报告说,自我实现的人是现实取向的(reality-oriented)、能接受自己和他人、能享受孤独、自立自强、对生命怀有感激之情。这种人经历过合一的与他人血肉相连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是谦卑的、超然的(非自我中心的)、幽默而富于创造性的。他们能够接受不完整性,并超越理智与情感、自我与社会、神秘与现实、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等二元对立状态。他们乐于助人,工作效率高,并且自发地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然而,马斯洛在提出“自我实现”这一概念之后不久,就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产生了忧虑。他意识到,这一术语除了从文学观点看来显得笨拙以外,还容易因语言习惯而导致如下一些误解:(1)似乎它含有利己而不是利他的意思;(2)似乎它忽视了对人生的义务和贡献;(3)似乎它忽略了与别人和社会的联系,忽略了个体的实现决定于“健康的社会”;(4)似乎它忽略了非人的现实所具有的需求特性及其固有的迷惑力的影响;(5)似乎它忽略了无私和超越自我;(6)似乎它强调的是能动性而不是接受性等等(马斯洛,1968/1987,第一版前言)。此外,在人本主义广泛传播的过程中,自我实现的概念遭到误解,似乎成为一些人自我中心倾向的理论依据(李安德,1994,p.188)。

  马斯洛是一位科学家,很在乎他的工作被误解和误用为支持放任的思想、自我中心和自我膨胀,因此,他强调自我实现的人与自恋者的区别(Battista, 1996a)。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倾向于服务社会而不是专注于自我,而对他人的看法或批评过于敏感。自我实现的人是爱他人的、谦逊的,并不将自己视为先知先觉者,以为只要人们采纳了他们的观点,世界就会发生革命。到晚年时,他提出超越自我实现的思想,就更明确地将他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利己主义区分开来。

  即使是个人水平上的自我实现,也不是利己主义的,因为自我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工作,是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马斯洛发现,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都会献身于一项事业,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工作,似乎命运安排他们去做这种工作。同时,他们也喜欢这种工作,他们通过工作实现自我潜能的过程,也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过程。

  马斯洛认为刻意去寻找高峰经验是徒劳无益的。自我实现的精神生活不是由无止境的一系列强烈的、高度兴奋的高峰体验所构成。尽管自我实现的生活包含时而经历到的高峰体验,但它更多地由日常生活中的神圣感所构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神圣的平和与宁静,马斯洛称为“高原体验”(plateau experiences)以区别于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高原体验在自我实现者的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马斯洛指出精神成长通常来源于痛苦的经历,而不是来源于肯定的、美丽的、可爱的经历。因此,他提出“最低点体验”(nadir experience)的概念以强调面对死亡的体验对自我实现者的意义。他试图纠正人们对高峰体验以及产生高峰体验的技术的过分强调和过分的兴趣(Battista, 1996a)。


选自:郭永玉著《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78页。

参考文献:http://www.personpsy.org/Info/Details/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