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精神医学家阿萨鸠里(Roberto Assagioli, 1888—1974)积极认同并支持超个人运动,特别致力于创建心理治疗的模型,他将超个人心理学的理念运用于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中,综合了人本心理学、荣格心理学和东方精神传统,形成了超个人心理学的第一个完整的治疗模型。
阿萨鸠里早期也是弗洛伊德的信徒,但后来不再信服弗洛伊德,自己创立了一种富于原创性的超个人理论与治疗方法,即心理综合(psychosynthesis),以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相对照。心理综合在20世纪70年代很流行,那时超个人心理学刚创立起来,心理综合很快就向超个人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它的影响在慢慢减弱,但在北美还有少数训练中心存在(Cortright, 1997,p.95)。
在20世纪10年代,作为一位年轻的精神医学家,阿萨鸠里就指出心理分析应该对“高度潜意识”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概念是与弗洛伊德的“深度潜意识”相对的。他认为需要一种更全面的心理学能够完整地包括我们的本性,既包括本能、驱力、情结等等,也包括人性中更高的部分。应该有一种高度心理学,正如已经有了深度心理学。
阿萨鸠里强调人具有一种自然本性,就是在逐渐升高的人性水平上充分实现自己,他寻求建立一种完整理解(overarching understanding) 人性发展的模型,能够指导人们应用不同的技术,诸如心理分析、自由图画(free drawing)、宣泄(catharsis)、内部对话等等,以促进个人成长。他强调意志和意志训练,将意志视为自由之源,并详细论述了“熟练意志”(skillful will)概念(Greening,1975)。
他的著作主要有:《心理综合的理论与技术手册》(1965)、《荣格与心理综合》(1967)、《意志行动》(1973),以及去世后出版的《超个人的灵感与心理学的攀登》(1976)。除此之外,他在世时共发表300多篇论文。他去世前正在写的一部总结性著作是《高度心理学与真我》,他希望在这本书中详细论述人格与他所称的“超个人的自我”(即真我)之间的关系,他试图通过研究超个人的自我,对有关灵魂的传统观念获得一种科学的理解。
阿萨鸠里在佛罗伦萨创办了自己的研究所,去世前也一直是纽约心理综合研究基金会的董事长。在20世纪70年代,基于阿萨鸠里学说的独立的心理综合研究所除了广泛存在于意大利,还存在于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和印度等国,表明他的学说曾经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自1968年开始,他一直是《人本心理学杂志》的编委,从《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号开始,他也一直是编委之一。
选自:郭永玉著《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