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修与健康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精神的追寻》
  • 发布时间:2018-10-22
  • 访问量:1614

  致幻剂、濒死经验和静修所引起的意识经验,可以被视为超个人心理学的三大经验基础,致幻剂的使用、濒死经验和静修是通往最高的精神状态的途径。但由于致幻剂意识状态是由药物人为引起的,濒死经验又是一种特异的经验,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相比而言,静修对于超个人心理学就具有更大的意义。拿致幻剂与静修进行对比,可以说致幻剂是精神之门,那么静修就应该被视为精神之路。有人认为静修是通向超个人的辉煌之路(Walsh & Vaughan,1993,pp.47~55)。静修的理论与实践一开始就吸引着超个人心理学家,它对于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实际上是超个人心理学得以成立的重要依据。绝大多数超个人心理学家尝试过静修,其中的多数人长期坚持静修。

  静修(meditation),又译为打坐、静坐、沉思、冥想或瞑想,还有译为心悟的。它是一种为了内在的安宁所做的操练,因此,这个词的翻译应该反映身心两方面,即身体的或外部的行为和内在精神的目的与变化。打坐和静坐两种译法体现了身体行为的方面,但打坐通常使人只联想到佛教和禅修,而几乎所有宗教传统都包括静修,但现代的静修通常不与特定的信仰系统相联系。静坐一词包含身体行为的方面,也包含了目的与变化的方面,突出了一个“静”字,但静坐使人联想到某种政治性的行为。打坐和静坐两种译法的最大问题还在于,都有一个“坐”字,可是“坐”只是静修的一种方式,尽管是最普遍的方式。静修还有其他方式,包括散步甚至舞蹈。至于沉思、冥(瞑)想或心悟这些译法则只反映了静修的精神方面,而且只突出了状态和过程,没有突出静修的实质和目的,即内在的沉静。同时,这些概念意味着思想的内容或对象,如沉思什么、冥想什么或悟到什么道理,但有的静修是不包含具体内容的,甚至以“空”为目的或最高境界。当然“空”可以是无所不包的丰富的生命境界,但它不意味着领悟到具体的道理。基于以上考虑,本书尝试译为静修,它能克服以上几种译法的弊端,较恰当地反映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这两个字都意味着身心整体,静反映了这种活动的实质和目的,就是追求身心内在的宁静,修是指修养身心的过程。但meditation是指一天中一个或几个具体时段的带有仪式色彩的活动,在表达这层含义方面,静修一词不如打坐一词好,静修一词不能体现出具体时段的仪式性活动这层含义,这是这种译法的局限,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更恰当的译法。

  追溯人类历史,各种文明都包含静修的传统,在本书的第二部分《背景与渊源》中,我们对这些文明已经有所了解。各种文明传统都注重内观自身,探究心灵的奥秘,与生命的本源建立联系,不是只顾世俗功利的活动,而疏远了自己的本性。印度教最古老的著作《吠陀》形成于4000年前,佛祖释迦牟尼生活在2500年前,耶稣生活在2000年前,《圣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但可以上溯到更为久远的口头传说。《古兰经》成书于公元前7世纪,《道德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静修的历史除了根据这些文献来追溯,从考古发现也可以得到证据,如大约在《吠陀》成书的同一时期,古埃及人就画了一些坐像,画中人直背静坐,显然是在静修(冯塔纳, 1998/1999, p.20)。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但静修作为人特有的一种行为延续至今。

  究竟什么是静修?传统的静修都有特定的信仰系统作为基础。在不同的信仰系统中,静修的目的、方法也不同。但现代的静修,大多对不同的静修传统持兼容并蓄的态度,不将静修与特定的信仰系统相联系。因此,有关静修的定义也就超越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冯塔纳(David Fontana)说:静修就是摈弃日常心理聒噪的干扰,去体验无边无际的心灵本质。例如,如果天上总有浮云,那么我们就无法看清它的本真面目。只有万里无云时,我们才能看到浩翰无际的湛蓝的天空。如果心灵总被欲望和思绪的浮云所遮蔽,我们就不会感受到心灵本身,只能感受到遮蔽心灵的云层(冯塔纳, 1998/1999, p.16)。

  沃希等人说:

  静修是指培养注意力的一类操练,它借助更主动地控制,产生一些心理过程,培养一些特殊的心理品质,如明了、领悟、专注、镇定和关爱。它的目的是追求最佳的意识和心理健康状态。(Walsh & Vaughan, 1993,pp.52~53)

  有多种多样的静修和静修体验。最常见的是静坐(sitting quietly),但还有其他形式的静修,如散步、舞蹈等。不同的静修往往强调将注意力集中于不同的对象上,如有的强调注意自己的呼吸,有的强调注意崇高的精神状态。即使在同一种传统中,也有不同的静修实践,它们之间有重叠,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多种多样的静修也就导致多种多样的经验。

  根据静修时注意的特点,可以将静修分为两种类型:专注的静修和开放的静修。专注的静修是努力将注意力坚定地集中于一个单纯的对象上,如只集中注意于呼吸。开放的静修是不加选择不加判断地开放觉知,任凭什么经验在意识中出入。

  根据静修的目的或功能的不同,也可以将静修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求得身心安定的静修,例如禅修和一些瑜珈派别,静修是为了调息、调身、调心,是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以达到调整意识的自我控制方法。这种静修有助于将人的身心从现代社会的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以恢复有机体内在的平衡。另一类静修,或者说某些静修的高级目标是为了使精神超脱肉体的局限,瑜珈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种种社会的、身体的自我控制,从而使精神从肉体中解放出来,使人的自我意识与宇宙合一。禅修的理想境界是一种无我的精神状态,这虽与瑜珈的宇宙意识稍有不同,但在使精神超越身体的局限这一点上是相同的(石川中,1993,p.8)。

  在西方历史上,犹太教、基督教本来就有不同的静修方法,但它们从来没有像后来传入的东方的静修如印度教的和佛教的静修那样,在西方社会得到普遍流行。

  最初,有关东方静修效果的报告受到西方心理学家和精神医学家的怀疑,这种怀疑特别是来自心理分析学家,他们将萨满教和瑜珈的静修视为向原始状态的退行,即类似于神经症的病态行为。著名的心理分析家亚历山大(Franz Alexander)就写过一篇名为《作为一种假性紧张症的佛教的训练》。但是,随着维尔伯理论的兴起,亚历山大现在被作为“退化与超越的谬误”(pre/trans fallacy)的典型例子,因为他将超个人与前个人混为一谈。

  在20世纪60年代,静修在西方受到广泛欢迎,在公众、执业以及研究领域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到1980年,仅在美国估计就有600多万人学习过静修(Walsh & Vaughan,1993,p.53)。的确,静修仍然在西方传播着并且影响着西方文化。大多数从事静修的人是为了个人成长,减轻心理(psychological)和身心(psychosomatic)困扰,另一些人将其作为灵修(spiritual practice)  的一部分。有些践行某种亚洲静修的人,还深深地被相应的哲学和宗教所吸引。

  当东方的静修影响西方文化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在影响静修。传统的静修建立在某种坚强信仰的宗教背景上,但不是建立在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现代的静修则经过了医学家和其他研究者的存疑性的考察。例如科学家要探讨怎样研究静修,静修有什么效果,如何练习静修,以及不同的静修分别适合于什么样的人群等。他们还试图确定静修能帮助解决哪些心理的和身心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哪些副作用,会冒什么样的风险。实践证明,静修产生副作用非常少见。但是,正如任何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样,它对某些人可能会导致副作用。所以,副作用的识别和相应的心理治疗也是临床医学家研究的问题。

  从实践上讲,静修可以为身心健康带来很多益处。心理治疗家们报告静修对于治疗能起到补充和促进作用。静修除了能培养健康的品质,如宁静和镇定,它还能增强移情(empathy)作用,领悟自身的心理过程及其症状的根源所在。从理论上讲,静修及其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心理的本性、成熟和超个人的经验。理论和实践又是密切联系的,没有直接经验,超个人的概念和体系就缺乏经验基础,就是空洞的。因此,静修的实践对于深入理解静修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又能加深对经验的理解并指导实践。

  推荐静修是容易的,但困难的是身体力行。开始,那怕只静坐半小时也很困难。但对那些坚持静修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最富于挑战性而又回报最为丰厚的活动。


选自:郭永玉著《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183页。

参考文献:http://www.personpsy.org/Info/Details/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