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修的心理要素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精神的追寻》
  • 发布时间:2018-10-22
  • 访问量:1357

  有两个假设构成静修与超个人心理学密切关联的基础。

  (1)我们通常的心灵状态并非最佳状态。事实上,它常常是扭曲的、恍惚的、布满阴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控制。Pir Vilayat Khan说:“束缚就在我们心中。”Ram Dass说:“我们都是自己内心的囚徒。认识到这一点是走向自由的第一步。”(Walsh & Vaughan,1993,p.48)还可以在东西方心理学家和哲学家那里找到很多类似的表述。所以,超个人心理学有一句类似于来自禅师的箴言:“从觉醒状态醒来”(即开悟)。就是说人在通常的意识状态下往往是糊涂的,而在异常的状态下反而是清醒的,所以又有“意识清醒的梦”这种类似于禅师的说法。

  (2)虽然未经训练的心灵布满阴云而且失去控制,但可以通过训练使其达到澄明之境,并且这种训练能促进超个人潜能的发展。古代和现代的东西方的很多贤哲都赞成这一点。苏格拉底说:“为了使我们的心灵充满光明而不是黑暗,整个灵魂必须从变化万端的世界超脱,直到灵魂的眼睛看见真实和我们称为善的至高的光辉。”

  尽管静修的实践和技术多种多样,但沃希等人认为,有6种共同要素构成了静修的核心:道德的训练(ethical training)、专注的形成(development of concentration)、情绪的转化(emotional transformation)、动机的转向(a redirection of motivation)、意识的精炼(refinement of awareness)和智慧的培养(the cultivation of wisdom)。

  道德被广泛认为是超个人发展的基础。然而,静修的传统与其说是将道德视为传统的道德,不如说是将其视为训练心灵的纪律。静修的内观会导致痛苦,因为那些使不道德的行为得以滋生和强化的破坏性心理因素,如贪婪和怒火,就会在心理上显露出来。通过静修,道德的行为慢慢消解了人心的贪婪和怒火,代之以仁慈和宁静的美德。随着超个人层面的成熟,道德的行为就会自发地出现,也会自然地认同全人类和所有的生命。一个人到了这个阶段,就与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相吻合。

  训练注意力或培养专注的能力,被认为是克服浮躁心境的有效途径。注意力的训练问题长期以来被西方心理学所误解。当年詹姆斯的结论被广泛接受:“注意不可能持续不变(sustained)。”詹姆斯是从他的意识流理论来看待注意的,意识是流动的,注意也必然是流动的。詹姆斯还说,稳定的注意力作为一种理想状态,下定义容易,但给予实际的指导以达到这种理想就难了。传统的西方心理学认为注意不能持续不变,与此相反,世界精神传统关于超越的艺术,则认为如果我们走向成熟并超越传统的发展限度,注意就能够而且必须持续不变。能控制注意的人,也能控制和培养情绪和动机。印度哲人Ramakrishna说,这种人的心灵“在他的控制之下,而他不在他的心灵的控制之下”(Walsh & Vaughan,1993,p.49)。

  道德行为和注意力的发展促进了静修艺术的第三个因素的发展,即情绪的转换。情绪的转换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不适当的破坏性情绪(例如恐惧和怒火)的减少。这在西方心理治疗中已有很好的解决,应用在这里就是强调不要去压抑,而是要清楚地去觉察它,并在适当的条件下放弃它。第二是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如爱、喜悦、同情。传统的西方心理治疗在减少消极的情绪方面很有办法,但在增强积极的情绪方面显得束手无策。相比之下,静修的艺术包含大量培养积极情绪的实践,所达到的水平和范围超出了西方心理学家的想象。印度教、佛教和基督教都追求无条件、无例外、无保留地与一切生命融合。第三是培养沉着的品质。这种品质使人即使在遭遇强迫的情况下,也无条件地保持着爱与同情。这一点在世界各精神传统中都有所强调。

  静修的第四种心理要素是动机的转向。在静修实践中,道德行为、注意力和情绪的转换会使动机朝着更健康更具有超越性的方向转化。特别是沉溺和厌恶的强制性力量得以减少,动机的对象或种类也不再分散而是更加集中,渴望得到的东西变得更加精致而优雅,也更加内在,较少地看重得到而较多地看重给予,欲望也逐渐变得较少自我中心而较多自我超越。精神传统将这种过程称为“净化”(purification)。用马斯洛的概念来讲,就是向最高的需要层次攀升。对高级静修者的一些研究表明,强迫性渴望的减少相应地会导致内心冲突和痛苦的减少。

  静修作为一种超越的艺术,第五个要素是意识的精炼,就是精炼我们的知觉和意识,以使它们对于经验中每一瞬间的新变化,能更加灵敏、精确,更有鉴赏力。世界各大智慧传统都认为,我们通常的未经训练的知觉和意识是迟钝的,不完整的,因为它们被不稳定的注意所分割,被布满阴云的情绪所遮蔽,被各种欲望所扭曲。静修者发现通过静修,内在的和外在的知觉都会变得更灵敏,色彩变得更明亮,内在的世界变得更丰富。实验表明,静修者的知觉处理比普通人更为敏感、迅速,移情(empathy)也更为精确(Walsh & Vaughan, 1993,p.51)。心灵的一个自然倾向就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漫游,但需要特定的努力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现在,静修就是为了训练这种注意力并且能得到明显的效果。在不同的静修传统中,都有关于这种现在中心的丰富生动的知觉经验的描述。当我们能清楚地、准确地、敏锐地、充满新鲜感地看待事物的时候,我们也就能恰到好处地作出反应。

  静修所能培养的第六种心理品质是智慧。智慧比知识更重要,我们可以占有知识,但我们只能变得更有智慧。要变得更有智慧,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需要无防御地开放地面对现实,面对事物的本来面目,包括生命所遭受的巨大痛苦。世界各大精神传统都试图探讨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这些探讨与其说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不如说为我们提供了寻求答案的智慧源泉。现代存在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的存在所要面对的不可避免的挑战,包括无意义、自由、死亡等,实际上是重新发现了佛祖所依据的事实。如果说存在主义将我们置于一种意识到无路可逃的局限和痛苦之中,那么静修的艺术则提供了走出这种困境的出路。存在主义的智慧包括承认这些痛苦的事实,并真实地、坚定地、勇敢地接受它们。而在静修的传统看来,这种存在主义的态度与终极智慧相比只是初步的,终极的智慧通常是转变动机的方向,将人的动机从琐碎的、自我中心的追求转向能导致深层智慧的静修实践。这种深层智慧承认无路可逃的局限和痛苦的处境可以通过自我的改变得以超越。这种智慧源自直接的对于心灵、自我、意识和宇宙的直觉领悟,它超越语言、概念、思考甚至表象,它使自我得以更新并获得自由,从而实现静修的目的。

  以上六种要素、共同基础或品质构成了作为一种超越艺术的静修的核心。当然不同传统的静修更集中于某些方面,例如印度教传统的瑜珈都承认道德是基础,但不同的瑜珈又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如权威瑜珈(Raja yoga)强调打坐以及注意和意识的训练;爱的瑜珈(Bhakti yoga)更关注情绪和爱心的培养;祭的瑜珈(Karma yoga)通过工作来净化人的动机;还有智的瑜珈(Jnana yoga)注重磨练人的智力和智慧。但是,将各种静修的品质综合起来,对于超个人的发展是最为有利的。

  几乎所有的超越之路都包含静修。静修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能有效地培养超个人品质。好的静修能稳定注意,转换情绪和动机,精炼人的意识,增强对不道德行为的敏感,培育对宇宙人生的智慧。如果说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主要道路,那么静修就是通向超越的主要道路。


选自:郭永玉著《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187页。

参考文献:http://www.personpsy.org/Info/Details/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