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中国在疫情上处理得好,这就表明中国文明必将战胜西方文明。这种简单的以一概全,决不可取。
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自古以来,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以垂直管理为基础的国家。现代中国的类军事化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命令系统,组织结构,与现代科技力量相结合,十分有利于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与自然灾变,无论是几年前的汶川地震(那场地震的波及面积,几乎相当于一个英国)、非典疫情,还是当下的新冠疫情,中国的这种举国体制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从人类现代化二百年的历程来看,欧洲发源并发展起来的多元社会,其结构上的小规模共同体的多元性、开放性、流动性、竞争性,以及在法律契约下的自由,在创新能力上,却有着长久的文明发展潜力与优势。
我们当然不能放弃本民族的文化特性,简单地仿效西方,那是失去自我,邯郸学步,但在看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短板,中国也决不例外。
例如,如果我们不对现行的应试型教育体制的进行改革,我担心的是,20年以后的中国很可能会变成一片文化沙漠。中国现在的教育短板造成的文化恶果,将会在未来几十年里突显出来。
当然,现在的西方也面临严重的文化困境,那就是“西式极左思潮”,(俗称“白左”)已经发酵成为一种宗教执迷,主宰了大多数主流精英的头脑。他们要建构的绝对“平等”的乌托邦,只能加深日益严重的阶层、种族、族群之间的社会撕裂,积重难返的产业空洞化,又使问题雪上加霜,拜登时代只是大灾难的开始。
可以预期的是,拜登这位年近八旬的弱势总统,面对的恰恰又是人数将近一半美国人口的、持续强大的反对势力、他采取的国策又是南辕北撤,扬汤止沸。四年后的美国,前景堪忧。
按照中国古人的的说法,“反者,道之动”,我最担心的是,他统治四年以后,极端保守派将以非理性的方式,以浩大的声势,卷土重来,中国那时将可能面对一个有史以来最反华的保守总统,他将以“新麦卡锡主义”的面目,以反华为大目标,用来凝聚国内共识。须知,现在的美国,除了反华可以作为两党共识,对立的双方已经没有任何共同点了。那时,中国将面临更危险的对手,而世界将会更不太平。
西方文明陷入的困境,决不应该是某些短视的国人自大的理由,美国的困境,绝不能反过来表明,某些人把中国臆想成现代版的尚武的“大秦囯”,就可以使自己充满自信,所向无敌。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太多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面对与解决。正因为如此,在保持中国的举国体制的发展优势,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的同时,尊重多元,尊重常识,理性务实,冷静低调,以开放的心态,融入世界文明,让全世界人民在困难的时候,看到中国是患难中的真朋友,而不是洋洋自得的崛起的敌人,这才是我们理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