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西向东 蔚为大观: 评《人格研究》

  • 作者:毕重增
  • 来源/出处:心理学探新 2017,Vol.37,No.2,191-192
  • 发布时间:2021-02-28
  • 访问量:1147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有学者对知识兴趣的推动,更多则是根由时代巨大的需求。工业革命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也将对人的理解由哲学和宗教的真善美,转换为心理学对感知觉、智力、情绪的描述与鉴别,后者是工业和社会管理效率的基石; 而两次世界大战,给心理学大发展注入了无限的动力,这是心理学版图上主导区在欧美的真切历史。当中国在世界东方重新崛起的时候,心理学因潜在的贡献而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当下我国心理学各个领域研究突飞猛进,但有一个分支目前仍然在学科基础问题上充满了困扰: 研究目标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学科框架,研究内容如何设定? 这个学科就是人格心理学。

  《人格研究》一书(郭永玉等著,为《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先发之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年出版) 正是对这个学科发展所面临基础性问题的系统回应。人格心理学的外部目标是“个人幸福·社会公平·世界和平”。之所以将这个富含心理学家人文情怀的目标作为人格心理学的外部目标,是因为这指向于学科的功能,所要达成的是人格心理学的使命或目标。要想达成这个外部目标,就需要修炼人格心理学的内功,知识提供是人格心理学的内部目标。

  人格心理学学科发展目标面临的第一重挑战是散乱的学科形象。人格心理学以描述完整的人为使命,但面对日益复杂化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主题,传统学科框架难以提供自洽的、富于指导性的理论,一副散乱的形象。传统人格心理学教材撰写者更是在各种框架中游弋,或从理论到理论,或从视角到视角,或理论加研究,或只有研究主题框架。《人格研究》一书的作者秉承学科整合的新动向,在人格房子、系统化框架、五因素模型,以及3D 模型( Description,Dynamics,Development) 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容纳性更大、更准确表达人格及其研究内容的框架,蕴含人格理论( Theories) 、人格特质、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称为T&3D。该框架体现了学科逻辑和学科历史的统一,是一个学科体系架构的创新,有利于人格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和教学。3D + 模型涵盖了当前所有重要的研究主题和路向,在日新月异的新研究发现中展示出了学科的内在脉络,这无疑人格心理学研究者、爱好者的“认知地图”。本书所介绍作者研究团队十余年的成果,也遵从了这个多维学科架构,具有很强的方法示范性。

  人格心理学第二重挑战是学科各维度或分支中,用哪些主题来引领研究、解释人性、诠释生活,服务于学科目标。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领域,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论取向、方法擅长和生活观察来选择自己具体的研究。但从社会需求来讲,特定时代总是有突出的需求。对于当前我国而言,国民素质的塑造、身心健康的维护、创造力的发挥,是服务于社会急剧转型,民族复兴等宏大目标所急需的。在急剧变迁中所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也需要解释和探究,如生命意识、主体性建构、文化交流等等。回应这样的时代诉求,研究内容如何铺陈? 从最基本的实用价值来看,只要符合解答现实困惑,能够解释生活挑战的学术努力,就应当也能够获得学界的尊重。书中的典型研究,例如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的解读,这类研究主题关照现实生活,其内涵能够激发多学科研究者的兴趣,将人格心理学研究主题嵌入到多学科交流中去。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研究有本土厚黑学和现实中价值观极端化作为基础,但与厚黑学鸡汤式的给予人们行为策略不同,人格心理学要用实证研究来解答这个源于政治学、泛化到生活各个领域的心理结构,如何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道德决策,乃至人性貌似黑暗背后的工具主义与道德主义的冲突与取舍机制。难能可贵的是,研究者团队所展示的内容涵盖了人格心理学几乎所有重要命题,在人格特质、人格动力、人格发展,及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宏大框架中,介绍了十三种分领域四十个主题。这种宽广的切入和丰富内容系统地整合在了完整的多维学科架构中,这种重要研究主题的敏感性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结,将不同取向的研究整合成对一个人的理解——“描述完整的人”,体现了作者团队用人格心理学的话语解答我国人格心理学学科现实使命的系统贡献。

  人格心理学第三重显而易见却容易忽略的是来自话语和叙事方式的挑战。当前研究中比较突出的翻译体,即中文表达中夹杂者外来的文法和表达方式,读起来不够友好。这看起来是一个语言问题,实际上更大的学术话语问题。中国人人格的描述对象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二十强,但我国人格心理学在国际学界声音很小,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如果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话,在逻辑上就排除了有一门叫做中国人格心理学的学科。虽然心理学的许多分支,从普通心理学到工业心理学,都有很大的普适性,但是中国人的精神与社会生活确实是有不同于西方之处,学科话语有自身发展的脉络,例如中国人的脸和面子、互依型自我建构等具有文化、族群心理的特异性。话语背后的差别,是西方话语与我国现实生活之间确实有说不清楚的隔膜,畅销书中描述的各种“积极做法”,民众会觉得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 各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流派,更是充斥着奇奇怪怪的表述。这并非普通学习者的感受,专业人士对此也感觉不顺畅,冠之以“胡说”。古代智慧对人心理,尤其是道德、人际、社会、心理健康有关的领域,有极大的洞察力,有很多系统阐述和做法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随着对效率的追求,一方面白话替代了文言,许多精妙之处,仍然需要翻译或者诠释才能有用于生活,在当下被称之为国学或读经; 另一方面,传统智慧也需要进行学科化表述,以丰富和发展该学科。

  换言之,真实生活不是传统话语穿越或借用西方话语一下就能应付的了的。学术如果不能进入学者的思考,不能进入大众的生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影响力,所谓的学术话语权也就无从谈起。但不管是历史上精粹,还是西方科学话语,一概都需要翻译过程,做好这两种“翻译工作”是后发心理学的捷径。翻译过程,不能半土不洋,也不能文白不分,而是要用当下标准的中文讲心理学,构建根植于文化之脉的话语,让读者看得懂。这个翻译过程也不是传声筒,而是遵循心理学实证传统,用系统证据来阐释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格,有理有据。例如对道家人格的阐释,书中所叙并不局限于在儒、释、道框架中给出一种人格理论叙述,而是在理论整理基础上编制了道家人格量表,用实证方式与中国人个性量表(当前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一种系统理论) 和大五人格量表( 西方最为流行的人格结构模型) 形成对话,传统智慧和当下学科话语在一起碰撞,获得启发性研究成果。书中随处可见这种沟通古今中外、跨越不同学科但又平白有力的话语方式、叙事方式。国内学者在这个路向上努力的不少,但能够沟通各方而形成系统表述的不多见。

  另一个与学术话语建构关联在一起的是学术贡献。离开了学术贡献,学术话语目标必然会落空。虽然,在科学化分工模式框架下,可以选择以大量人力物力聚焦于一个点,以国人的聪明才智和锲而不舍精神,获得学术突破应是没有悬念的。但对于形成解释十四亿人丰富、伟大实践相适应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体系,却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有系统性突破,重起炉灶更是困难重重。建构契合于生活的心理学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这需要重点研究领域的突破,更需要借鉴东西方两种智慧来系统地诠释生活。也就是说,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之路离不开面向西方的过程,而终极追求包含了对知识对理解人性的独特贡献,更是要向东,回到自有的生活,将研究主题和内容扎根生活。《人格研究》是这样一本著作,在庞大叙述背后所体现的是一种学术建构进路,对于西方已经确认了的概念,以东方视角获取最大公约数,对于传统智慧,予以学科化梳理,以达成对学科架构的设定。由黄希庭教授作序,车文博教 授、刘华山教授、蔡华俭教授推荐的《人格研究》一书,洋洋洒洒九十万言,可以说是面西向东,立意高远,系统深入,蔚为大观。


原文下载:面西向东 蔚为大观 评 《人格研究》 毕重增.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