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
阎学通,国际关系理论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2008年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百大知识分子之一,2011年出版Ancient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ese Power并创建道义现实主义理论,2014年至2017年为爱斯唯尔高被引学者中唯一的政治学学者。
人物经历:
1952年,阎学通出生于天津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78年,被黑龙江大学英文系录取。
1986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获国际政治学硕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
1982年9月至2000年6月,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对外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主任等职。
2000年,调入清华大学。
2018年1月,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学术观点:
1. 坚持以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1997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利益分析》是首部关于中国国家利益的著作:提出国家利益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共享的利益,因此没有阶级性,建立以效用分析法判断国家利益优先次序的分析框架,为中国外交决策以意识形态为原则向以国家利益为原则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建立道义现实主义理论
该理论借鉴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政治决定论观点,将国际体系领导国的政治领导类型作为解释领导国战略取向、实力对比变化、国际格局转化、国际规范演变以及国际体系转化的核心变量。该理论以对内负责和对外讲信誉作为道义的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将体系领导国进行类别划分。该理论认为软实力的核心是具有操作性功能的政治实力而非资源性的文化实力。该理论突破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三个层次的局限性,首次将三个分析层次(个人、国家和体系)串联起来。该理论认为,由于国家道义和国际关系理论都是普世性的,因此道义现实主义不属于“中国学派”且“中国学派”是无法形成的。
3.提倡科学研究方法和预测
阎学通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者都属于科学领域,因此两者的共性在于科学性,而科学性的本质是观点逻辑自洽、可检验和可用于预测。他出版《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案例选编》《中外关系定量预测》《历史的惯性》等著作;成功预测了1999年李登辉公开台独政策,2000年陈水扁当选、2004年陈水扁连任以及2016年蔡英文当选;依据惯性原理,预测到2023年,中国将成为超级大国、世界形成中美两极格局,英国退出欧盟、德国成为欧洲主导国,俄罗斯失去第二军事大国地位,日本仅为地区性大国,巴西成为南美主导国,印度与中国实力拉大。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
编辑 | 人格与社会课题组 钟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