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理论》自序

  • 作者:郭永玉
  • 来源/出处:
  • 发布时间:2021-12-17
  • 访问量:1012

  

  为什么写书?有人是为了讲故事,有人是为了发表新观点,有人是为了传播知识,可能还有很多别的理由。我为什么要写书?而且写好几本书?回想起来,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理由,那就是为了表达一个新思路、一种新知识结构或体系。也许从具体的知识而言,我书中讲的在别人的书中也讲过,但整体而言,别人没有像我这样讲的。这就是我常说的:“人人书中有,人人笔下无。”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了《孤立无援的现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心理学导引》,以及不同版本的《人格心理学》。这本《人格理论》也不例外,我想讲一种人格理论的新思路或新体系,也就是说,人格理论还是那些,我如何讲它们?尤其是我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我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逐步成熟,就成了这本书的框架或结构。

  如何看待这种框架的价值?如果我们将知识视为事物之间的关系,那么学科就是知识之间的关系。零散的知识不能构成学科,只有系统的知识才能形成学科,而系统的知识就在于知识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的体现就是一种目录以及体现该目录的知识呈现。当一个学者在脑子里形成了一套新体系,他很可能也会形成一种表达的愿望,这种愿望与一种新思想的表达愿望可能同样强烈。如果可以将这种新框架也视为一种新思想,那么表达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如果一件建筑作品的特殊价值就在于其框架的特殊性,那么一本书的特殊价值是否也可以在于其框架的特殊性呢?况且在具体内容及其表述上,一本书也往往体现了作者自己的写作风格。

  以下是有关本书框架的说明。

  第一,突出人格理论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按照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现象学理论的顺序来编排,意味着不同人格理论之间的关系,或者它们在解决人格的不同层面的问题上所起的不同作用。特质理论帮助我们描述人,即初步认识一个人的特点。生物学理论帮助我们从生理、遗传甚至进化的方向去解释人的特征。学习理论揭示了环境如何塑造人,其中社会认知理论则强调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并指出人的内在判断和评价会使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感受,做出不同的反应,同时人具有目标奋斗和价值引导的能力,通过认知自我与环境做出判断与选择。精神分析理论挖掘人的潜意识动机,探索心理疾病的病理机制以及免于心理疾病的方法。现象学理论则呈现人的意识经验的整体性和主动性。人具有选择的能力以及建构世界的能力,人的存在状态面临多种冲突,但人会探索健康生活的状态和途径,探索生命的潜能和价值,进而实现人生存在的意义。因此,这五大理论关注的是人格的不同层面,试图从不同视角去描述、解释甚至预测和改变人格。它们之间不是互相排斥的,也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当然,正如所有西方学术传统,理论一定是在批判的过程中发展的,批判性思维是理论发展的源泉。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和争论不会阻碍理论的发展,反而会促进理论的发展。读者阅读本书后会对此观点有充分的认识。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这种排列顺序体现了对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新的理解,即从描述到解释,从机体到环境,从生物到社会,从外部到内部,从简单到复杂,从深度到高度,从科学到人文。当然,这里讲的七个维度是从非常宏观笼统的视角而言的,不能用微观细致的标准加以论证并贯彻无疑。从描述到解释,是指大体而言,特质理论旨在描述人格的基本结构,而另外四种理论更具有解释性。从机体到环境,是指大体而言,特质理论和生物学理论都聚焦于人格这个有机体本身,尽管行为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在解释体系中都包含环境因素,我们还是可以说,直到学习理论特别是行为主义,才真正将解释重点转移到环境上。但是,从机体到环境的视角并未涵盖精神分析和现象学两大理论。从生物到社会,是指大体而言,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都强调人的生物属性或生理特征,而学习理论则强调环境或社会的作用,现象学理论更是远离了人的生物性而朝向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当然与社会性关系更密切。从外部到内部,是指大体而言,特质理论、学习理论是偏向外部的,精神分析理论和现象学理论则是偏向内部的,当然还可以更具体一点看,特质理论是偏向外部的,而生物学理论是偏向内部的,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是偏向外部的,而社会认知理论是偏向内部的。从简单到复杂,是指大体而言,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相对简单,而精神分析理论和现象学理论则相对复杂,但这只是从人格层面而言,具体到理论,你也许觉得生物学理论很复杂,而人本主义理论则容易理解得多。从深度到高度,是指大体而言,精神分析理论重在探索人性深处的潜意识领域,所以被视为深度心理学,而人本主义特别是自我实现理论将人生视为一种不断追求高层次需要的过程,人生的价值取决于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有多高,所以这种理论又被视为一种“高度心理学”,但从深度到高度这一视角并未涵盖全部五大理论。从科学到人文,是指大体而言,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和学习理论都严格遵循科学理论的范式,建立在尽量规范的科学研究基础上,而精神分析理论和现象学理论虽然不乏科学性,但相对而言,它们更多地建立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更带有理论家的个人特色甚至个人的哲学立场,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也更大地影响了人文学科和人文事业,如文史、艺术、教育和健康。

  第二,从特质理论讲起,而不是从精神分析理论讲起。迄今为止,所有人格理论著作都是先讲精神分析,而且这一学派占一半以上的篇幅。更糟糕的是,出于课程设置习惯的原因,国内大学特别是在本科往往开设人格心理学课程,而不开设人格理论课程,于是很多英文版本的《人格理论》翻译成中文就被改成《人格心理学》。这样,不仅人格理论课程几乎被讲成精神分析,而且整个人格心理学差不多也被讲成精神分析。由于精神分析是一个庞大而深奥的学派,一入门便觉深似海,沉迷其中而不自觉,不知不觉大半个学期过去了!鉴于人格心理学早已不是以人格理论而是以专题研究为主要内容(参见我已出版的或国内外同行的有关著作),这种教学体系就误人子弟了!因为在今天的人格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精神分析所占的篇幅已经很少了。

  从特质讲起已经成为人格心理学教科书的趋势,这一点我在别的地方已经讲得很充分。现在,我要强调的是人格理论也应该从特质理论讲起,但我还未见到这样的英文版《人格理论》,大概是因为人格理论这个领域的传统惯性太强大,已有的人格理论著作的第1版大多是20多年以前出版的,现在尽管是新版(如第10版),但框架还是老的,似乎框架变了就不是原来那本书的新版而是另外一本书了。无论如何,我认为人格理论的体系是时候改变了。首先,即使从时间上看,“特质”概念也是最早的。精神分析虽然是最早的现代人格理论,但“特质”概念早就存在于古代理论和民众心理学中,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气质类型学说就基于特质的描述和分类,《论语·先进》中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都是在描述人的特质。紧接着就是从生理上解释特质,如西方的体液说和中国古代的《内经》。潜意识的概念则晚得多。其次,从科学发展的内部逻辑上看,“是什么”问题,结构问题或因素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如物理学的基本粒子、化学元素、生物学的细胞,特质理论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描述,也就是回答人格是什么、由什么构成的问题,而生物学理论和潜意识理论要解决的主要是解释层面的问题。描述在先,解释在后。再次,从学生的可接受性来看,特质理论和生物学理论在方法论上更符合一般的科学标准,精神分析虽然秉承科学精神,但更具有个人解释和个人临床经验的特点。如果一开始就讲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片面的印象,涉及性心理方面的内容教师自己往往也把握不好。特别是由于精神分析具有心理病理学和治疗学的专业性质,因此心理学专业的教师通常讲不到位。最后,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是最早的人格理论,但他无意创建一门人格心理学学科,他的工作重心不在学院,而在临床。奥尔波特(G. W. Allport)却有意创建一门人格心理学,他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工作,作为人格心理学学科内容的人格理论,是奥尔波特开创的。

  第三,将精神分析理论放在一个较恰当的位置上。本书不像已有的人格理论著作那样,开篇讲精神分析学派且篇幅占近一半甚至大半。我认为,精神分析本身可作为一门研究性的课程,在那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可以得到较充分的展开。但在人格理论中,它只是一个学派,尽管是重要的学派。这样也尽量避免了与心理学史课程内容的重复。当然,我没有丝毫贬低或轻视精神分析的意思。精神分析理论是对20世纪整个人类知识甚至世界观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理论,这是任何其他心理学理论无法与之相比的。我只是认为,在整个人格理论知识领域,它应该占据恰当的位置和篇幅。

  第四,重视生物学理论。在多数人格理论著作中,生物学理论要么不讲,要么只在讲艾森克(Hans Eysenck)时涉及他的生理学理论,有的新版本讲到了进化心理学,但远远不够。生理心理学特别是神经科学,还有行为遗传学、进化心理学等对人格理论的贡献现在不能不重视了。我将生理学、行为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三大理论视为生物学对人格探索的一种还原论脉络。从时间上看,三者虽然都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作为成熟形态的理论,都是20世纪的事情,而且基本上符合这里列举的顺序。更重要的是,从学理逻辑上看,生理属于个人当下的状态,以此为起点追溯到父母和家族,探讨遗传的作用,再进一步追溯到人类祖先的演化历史,去揭示演化的心理机制。所以,生理—遗传—进化线索是一条逐步还原的人格解释脉络。还有另一条“还原”脉络,是社会—历史—文化线索,也是一种逐步“还原”的人格解释脉络,就是说社会是个人当下的环境,这个社会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到今天的,所以需要历史的维度才能深入理解当下的社会,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就是文化。因此,这一脉络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还原”,只是我们习惯于将生物学路径的解释视为还原论,而不将社会—历史—文化的解释路径视为还原论,所以我这里加了引号。如果用汉字“人”作为表征,则恰好可以分别将这两大脉络标刻在两个笔画上。同时,后一脉络在已有的人格理论中只是若隐若现,还没有清晰形成,我在此仅顺便提及。此处仍然强调的是,对生物学理论的重视是本书的一大贡献。

  本书从构思框架到今天已经超过10年,最早的几章初稿是2007年写成的。真所谓“十年磨一剑”!所以,今天写这个序,难免感慨良多。现在将其放在这套丛书中,也是适得其所。(以下致谢名单,略)

  全书由我提出和确定撰写思路与写作风格,由我负责组稿和统稿,自然由我担负文责。尽管我们主观上很认真了,但难免仍有错误,期待读者批评指正。

 

2021年7月20日

于金陵随心斋


《人格理论》要目

 

上 册

1 人格理论概观

第一编 特 质 理 论

2 奥尔波特:探寻独一无二的人

3 卡特尔和艾森克:勾画人格地图的概貌

4 麦克雷和科斯塔:建构人格的元理论框架 

第二编 生 物 学 理 论

5 巴甫洛夫、艾森克和格雷:“唤醒”人格的生理基础 

6 从高尔顿到普洛明:行为遗传学 

7 以巴斯为代表:进化人格心理学

第三编 学 习 理 论

8 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

9 多拉德和米勒:基于“驱力”的行为理论 

10 罗特和米歇尔:社会学习理论 

11 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 

 

下 册

第四编 精神分析理论

12 弗洛伊德:创建精神分析 

13 荣格和阿德勒:挑战弗洛伊德 

14 安娜·弗洛伊德、埃里克森与克莱因:自我与客体关系 

15 霍妮和弗洛姆:人格与社会文化 

第五编 现 象 学 理 论

16 凯利:个人建构心理学 

17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 

18 罗杰斯:活出真实的自我 

19 罗洛·梅:爱与意志的存在 

 

20 小结与展望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OXknfzFFgIQkx8T4MjXZw

文章下载:

《人格理论》自序.pdf

《人格理论》自序.docx

编辑|人格与社会课题组 钟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