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理论创新与时代使命

  • 作者:
  • 来源/出处:
  • 发布时间:2022-04-15
  • 访问量:69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2021年学术年会终于在美丽的东北中心城市长春召开了。之所以用终于这个词,是因为这次会议的筹备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主要是由于疫情干扰了世界人民的几乎所有计划。去年的会本来也可以在线上开,但由于我本人也包括大家热情不高而作罢。今天的会议与其说是去年会议的延迟召开,不如说是两年的会议一并召开,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

  我本来窃喜自己躲过了筹备年会的麻烦和开幕致辞的压力,因为不知不觉已经变成前任了。但申春教授一番话让我无言以对,他主持就不适合致辞,而我又不适合在他的地盘上主持,所以我只好勉为其难来致辞。

  吉林大学对于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学科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是当年我们这辈有志于心理学历史与理论学业的青年学子心中的景仰之地,一批青年学子来这里深造,成为车文博先生的弟子,这批人早已成为学科的骨干和带头人。今天我们在吉林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提示我们学科的思想传承和事业传承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接续努力。正因为这种传承,吉大心理学科特别在理论心理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人才培养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时代使命。理论创新本来是学术发展的生命,是任何时代学术发展的使命。但这个话题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意义,也就是说对于心理学这样一个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更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而言,其理论创新同时具有时代性和文化性。

  21世纪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我回答不了。也许首先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以及生命科学的革命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和思想观念,人的生活越来越依赖技术而不是依赖他人,但由此造成的孤独感和空虚化本身是不是也在提示我们,人终究不能脱离他人而生活下去?还有,如果生命可以无限延续,或者雄性也可以怀孕,那么生命的意义是否会发生改变?其次是经济全球化包括跨国公司对各国社会生活的影响,由产业链供应链造成的国家地区之间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当然也造成了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如就业机会的增加或减少,阶层上升通道的变宽或变窄。再次是由于更频繁便利的国际旅行和国际移民,国际商务和人员往来所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地球村人类一体之感,当然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群体差异甚至撕裂。比如一个地方的疫情很快变成了全国的疫情,并蔓延到全球,而不同的责任归因和不同的应对方式又凸显了不同族群之间的差异甚至引发了冲突。

  如果以上现象的描述多少反映了时代特征,那么它们与心理学研究有关系吗?它们对心理学理论提出了新问题吗?

  以上所讲时代特征其实已经涉及到文化问题。文化问题实际上是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问题。佛教传入中国进而传到日本好像没有发生激烈的文化冲突,尽管也出现过韩愈以儒家正统排斥佛教的事情,但不能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相提并论。中国传统儒释道作为一套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我将其简化为看重(儒)、看穿(释)、看开(道)。但它们与西方文化如何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好像很难。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理论中主要涉及西方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七种。今天看世界格局的确是这几大块,但它们究竟是利益或经济实体还是文明载体?很难分开。(这里暂不区分文化与文明)如果仅从成功现代化或各种通行指标而论,新教文明地区无疑占着优势,如五大英语国家、德国、西北欧都是新教国家,南欧、中东欧(包括俄罗斯)、拉丁美洲属天主教或东正教国家,虽都信上帝,但与新教国家差异显著。

  如果将今天中美冲突简化为文明冲突,当然这种简化是说仅仅从文化维度来看中美冲突,而撇开更现实的经济和政治维度,是否可以简化为儒家文明与新教文明的冲突?但儒家和新教之间显然不只有冲突,也有契合之处。冲突之处主要在于儒家强调等级亲疏血缘伦理,新教则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人权契约。西方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把党比母亲,当然中国人也难以理解人为什么有原罪。相通之处也许是勤奋实际的现实主义,进取有为的使命意识,只不过儒家是为了修齐治平,新教是为了灵魂得救。

  但中西文化冲突也可以从现代化的时间序列维度去看,中国是发展中(developing)国家,西方是发达(developed)国家。西方的问题是后现代的问题,中国的问题仍然是现代化不足的问题。因此西方可能是自由平等人权自治与管理效率的平衡问题,而中国的优势是集中国力办大事,过去是修长城、修水利,现在是办奥运、抗瘟疫,但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则明显不足。

  如果以上描述多少反映了我们时代的文化现象,那么它们与心理学研究有关系吗?它们对心理学理论提出了新问题吗?

  不知道这能否算得上一篇开幕辞?预祝会议成功举行,祝各位同仁在长春学有所获,身心愉快!

2021717日于长春


  相关新闻:http://www.personpsy.org/News/Details/1371

编辑|人格与社会课题组 钟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