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丛书》总序

  • 作者:杨玉芳 郭永玉 许燕 张建新
  • 来源/出处:
  • 发布时间:2022-09-04
  • 访问量:703

  经过多年的构思、策划、组织和编撰,由中国心理学会出版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的书系“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丛书”即将和读者见面。这是继“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认知神经科学前沿译丛”两大书系之后,出版工作委员会组织编撰的第三套学术著作书系。它的问世将是中国心理学界的一次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里程碑式事件。

  之前的两套书系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赢得了同行普遍的好评。但是这些工作主要基于由科学问题本身所形成的内容架构,对于现实问题的关切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因而不足以展现中国心理学界研究的全貌。这就涉及我们常讲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问题形成逻辑。我们感到,面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变革,基于当下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国心理学界应该尽力做出回应,要有所贡献。而社会治理正是心理学探讨时代需求、关注现实社会的重要突破口,同时也是很多中国心理学者近年来一直努力探索并且已有丰富积累的一个创新性交叉学科领域。

  社会治理是由作为治理主体的人或组织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治理。因此,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的问题,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都离不开“人”这一核心要素,自然也就离不开对人性和人心的理解。这既源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也是由社会治理的本质要素所决定的。一方面,就学科性质而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它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这其中就包括心理学。早在现代心理学诞生之初,它就被认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具有基础学科的地位。但是在漫长的学科发展历史上,由于心理学本身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作为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尽管如此,近年来由于理论、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心理学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的建树已经日益丰富而深刻,因此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开始承担起支撑社会科学、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

  另一方面,从社会治理自身的学理逻辑出发,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离不开心理学的支持。社会治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理念,与社会统治和社会管理在基本内涵上有很大差异。首先,它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除了执政党和政府,还包括各级社会组织、社区、企业以及公民个人。其次,社会治理的客体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公共事务,目标是消解不同主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最后,社会治理的过程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社会管理,它包括了统筹协调、良性互动、民主协商、共同决策等现代化治理策略与手段。因此,不管从主体、客体或过程的哪个方面讲,社会治理都必须关注社会中一个个具体的人,关注这些个体与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矛盾与共生、状态与动态、表象与机制等心理学层面的问题。也只有依托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这些问题才能得到更深入的探索和更彻底的解决。因此可以说,在学科性质、学理关联、问题关切、实践技术等多个层面,心理学均与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有着本质上的契合性。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国家对于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共十九大报告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部分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可以看出,心理学已经被定位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时代对中国心理学界提出的要求和呼唤。而本书系的推出,既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也是心理学研究者肩负使命、敢于创新的一次集中探索和集体呈现。

  明确了这一定位之后,我们开始积极策划推动书系的编撰工作。这一工作立即得到了中国心理学会和众多心理学界同人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响应。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了书系编委会,以求能在书目选题、作者遴选、写作质量、风格体例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编撰工作的开展和收效达到预期。2015年,编委会先后三次召开会议,深入研讨书系编撰工作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最终明确提出了“问题导向、学术前沿、项目基础、智库参考”的十六字编撰方针,即要求书系中的每一本书都必须关注当下中国社会的某一现实问题,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同时,这一问题必须有明确的学术定位,要站在学术前沿的视角用科学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对其加以探讨;此外,为了保证研究质量,要求每一本专著都依托作者所完成的高层次项目的成果来撰写。最后,希望每一本书都能够切实为中国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启示。

  基于这样的方针和定位,编委会通过谨慎的遴选和多方面的沟通,确立了一个优秀的作者群体。这些作者均为近年来持续关注社会治理相关心理学问题的资深专家,其中也不乏一些虽然相对年轻但已有较深积淀的青年才俊。通过反复的会谈与沟通,结合每一位作者所主持的项目课题和研究领域,编委会共同商讨了每一本专著的选题。我们总体上将本书系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心态”“群体心理与危机管理”“社区与组织管理”“社会规范与价值观”。每一部分邀请6~8位代表性专家执笔,将其多年研究成果通过专著来展现,从而形成本书系整体的内容架构。

  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2016年1月,中国心理学会出版工作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包括编委会成员和几乎全体作者参加的书系编撰工作会议,这标志着编撰工作的正式开启。会上除了由每一位作者汇报其具体的写作思路和书目大纲之外,编委会还同作者一道讨论、确定了书系的基本定位与风格。我们认为本书系的定位不是教材,不是研究报告,不是专业性综述,不是通俗读物。它应该比教材更专门和深入,更有个人观点;比研究报告更概略,有更多的叙述,更少的研究过程和专业性的交代;比专业型综述更展开,更具体,更有可读性,要让外行的人能看懂;比通俗读物更有深度,通而不俗,既让读者能看进去,又关注严肃的科学问题,而且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同时,在写作风格上,我们还提出,本书系的读者范围要尽可能广,既包括党政干部、专业学者和研究人员,也包括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所以在保证学术性的前提下,文笔必须尽可能考究,要兼顾理论性、科学性、人文性、可读性、严谨性。同时,针对字数、书名、大纲体例等方面,会上也统一提出了倡议和要求。这些总体上的定位和要求,既保证了书系风格的统一,也是对书系整体质量的把控。

  在此后的几年中,书系的编撰工作顺利地开展。我们的“编撰工作会议”的制度也一直保持了下来,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即召开一次。在每一次会议上,由作者报告其写作进度,大家一起交流建议,分享体会。在一次次的研讨中,不仅每一本书的内容都更为扎实凝练,而且书系整体的立意与风格也更加明确和统一。特别是,我们历次的编撰工作会议都会邀请一到两位来自社会学、法学或公共管理学的专家参会,向我们讲述他们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不同理论视角和研究发现,这种跨学科的对话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心理学者的思维广度。当然,随着编撰工作的深入,有一些最初有意愿参与撰写的作者,出于种种原因退出了书系的编撰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同样资深的学者带着他们的多年研究成果补充进来,使得书系的内容更加充实,作者团队也更加发展壮大。在这些年的共同工作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仅是推出一套书,而且还基于这一平台构建一个学术共同体,一起为共同的学术愿景而努力,为中国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承担心理学研究者应尽的责任。这是最令人感到骄傲和欣慰的地方。

  我们还要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领导和编辑们!他们对于本书系的出版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他们的努力下,本书系于2020年初获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这让我们的工作站到了更高的起点上。同时,还要感谢中国心理学会“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在组织上、经费上提供的重要帮助。

  在作者、编委、出版社以及各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书系的编撰工作已经接近完成。从2021年开始,书系中的著作将分批刊印,与读者见面。每一本专著,既是作者及其团队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也凝结着历次编撰工作会议研讨中汇聚的集体智慧,更是多方面工作人员一起投入的结果。我们期待本书系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进而成为中国心理学和社会治理的科研与实践前进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总主编:杨玉芳  郭永玉  许  燕  张建新

2021年7月22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Yo26yIViCqES40U2cZo7A

编辑|人格与社会课题组 钟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