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我就像听到号角的战马,忍不住奋蹄长嘶。——柏杨
永远不要把王朝等同于国家,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早已消失。但中国这个国家依然屹立不倒,王朝是更替的,国家是永恒的。——柏杨
一个历史学家,因为一幅讽刺漫画被关进监狱。但他不但没有认错服软,反而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写下了一部颠覆传统历史观的巨著。
这个人就是柏杨,他用80万字告诉我们:那些在历史课本里浓墨重彩的“盛世”,其实都是用普通人的血泪堆砌而成。
那些被隐藏的历史真相
历史课本上,我们读到的都是光鲜亮丽的一面:万里长城固若金汤,康乾盛世繁华似锦。可谁又记得那些不曾被提起的暗面?
汉武帝北征匈奴40年,看似气吞万里如虎,可你知道吗?短短几十年间,全国人口从5000多万骤降至2500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在这场“伟业”中消失了。
被歌颂的“盛世”背后
康乾盛世时期,大清GDP占全球三分之一,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但历史的镜头拉近一点,你会看到:底层百姓衣不蔽体,甚至要为了争抢外国使团扔掉的残羹冷炙而大打出手。
这些不堪的画面,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都被轻描淡写。留下的,永远是那些功劳簿上的漂亮数字,和那些被过度美化的“盛世”传说。
一个囚徒的历史真言
在那风雨飘摇、真话稀缺的年代,一位名叫柏杨的勇者挺身而出,他因坚守真相而身陷囹圄长达十年之久。然而,监狱的高墙并未能束缚他的灵魂,反而在那阴暗的铁窗之下,他磨砺出了照亮人心、震撼时代的著作——《中国人史纲》。
这部作品的非凡之处,在于它彻底颠覆了传统史书的叙事模式:它不再沉迷于为帝王将相涂抹辉煌的颂歌,而是将笔触深入民间,为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承受、鲜被提及的普通百姓发声;它毅然摒弃了帝国的年号枷锁,拥抱公元纪年的国际视野,让历史的脉络更加清晰,易于被全球读者所理解;更令人称道的是,它在每一段历史的叙述中巧妙融入中西对比,如同一面明镜,让读者在对比中洞察自我,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与走向。
历史的镜子里,你看到了谁?
当我们还在为古代帝王的功绩自豪时,柏杨会轻声问你:那时的西方在干什么?当你为万里长城拍手叫好时,他会提醒你看看长城下的累累白骨。
真正的历史,不是那些被精英书写的功劳簿,而是普通人的生存挣扎。
给迷失方向的人一记当头棒喝
封王拜相和你有什么关系?你的工资、你的房贷、你的生活质量才是真正和你有关的事。与其沉迷于别人的功劳簿,不如认真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不妨读读《中国人史纲》这本书。它会让你明白:历史不是用来自我陶醉的,而是用来反思和进步的明镜。
当你放下这本书,也许会明白:真正的爱国,不是沉迷于过去的辉煌,而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书籍下载:中国人史纲 柏杨.pdf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7Hk7W_OquP7jgJl53IuKBQ
往期内容:http://www.personpsy.org/Info/Details/1534
编辑 | 人格与社会课题组 黄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