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国《大宪章》是人类法治文明的起点?

  • 作者:
  • 来源/出处:学者周大伟
  • 发布时间:2025-02-05
  • 访问量:319

闻名于世的大宪章,它被誉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限制王权的文件。有人说商鞅那时候算不算法制呢?不算。韩非算不算呢?也都不算。那个时候这个法制是对王权是没有任何限制,只有在英国《大宪章》出现以后,法律才能够制约王权,才真正实现了法律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东西。
 
当13世纪的帷幕刚刚开启的时候,英国那时候在世界上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个孤悬在欧洲大陆文明边缘的一个岛国,经济也不发达,人口只有200万,只是法国人口的1/6。英国后来却扮演了一个世界文明楷模的一个重要角色。它的一个拐点发生在什么时间?那就是大家很多人知道的一个英国的《大宪章》的出现,就是1215年的6月15号,这一天英国的国王叫约翰。当时英国正在和法国在不停地打仗,旷日持久的战争让国内的一些贵族们忍无可忍,最后他们把国王找来,他们自己起草了一个已经一卷褶皱的羊皮纸交给约翰,上面列了63条规则,要求约翰王遵守,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大宪章》。王权在反对者面前不得不为某种义务而签署协议,双方建立互相的承诺,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开端。尤其是在财产权的进展方面,国王对贵族的让步巩固了欧洲自古以来的财产权传统,使有产者阶层的社会地位获得了法律的保障。而且随着议会的扩大,国王不得不让渡财力,英国得以发展出独立而高效的征税体系。削弱专制君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法制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可见从13世纪起英国就开始了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在以后的数百年,这个制度的框架就被逐渐固定下来,后来发生的变化都不是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可以说至少从13世纪开始,在引领这个世界前进的、发生在欧洲大陆的时候,英国就走上了跟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都不同的道路,而且渐行渐远。而且随着海外殖民地的扩展,把这个制度的种子传播到了北美和大洋洲,乃至最后是整个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不得不跟上他的步伐。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实际上每个国家都想搞点自己的特色,像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国家,他们自己的感觉都很好,都不想去抄英国的作业,都想去开发一点自己特色的东西。但经过多少年的折腾,法国大革命,德国的军国主义,最后发现英国这套东西是最好的。
 
人类的文明有可能首先在一个地方被一小部分人首先创造发明出来,后来的人就不一定说要重新去创造发明一遍,完全可以把它直接借鉴和引荐,而没有必要把这个创造过程重复一遍。这种文明的精髓就像茫茫大海里航行的一个灯塔,它不仅照亮了自己走过的黑暗,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光明。

视频下载:为什么英国《大宪章》是人类法治文明的起点?.zip

编辑 | 人格与社会课题组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