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格兰到大不列颠:一个现代英国的形成

  • 作者:高全喜
  • 来源/出处:高谈弘论
  • 发布时间:2025-06-27
  • 访问量:271

本文节选自高全喜著《苏格兰道德哲学十讲》,标题为新拟。

所谓英美国家,在它们成为正式的现代国家及现代社会之前,都有各自的故事,尤其是英国或大不列颠则历史更为悠久和纷繁复杂,在此我扼要地予以勾勒。这个故事又是必要的,因为它涉及现代文明的进程,与苏格兰道德哲学的本质特征密切相关。

说到英国,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迁徙而来的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公元前55年罗马人曾经入侵不列颠,但受到顽强抵抗,到公元407年罗马驻军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宣告结束。此后,日耳曼人入侵不列颠,形成英国的中古时代,在这个漫长的时期,不列颠开始从氏族社会到封建化进程的演变,公元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率军入侵不列颠,同年10月占据伦敦后,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建立诺曼王朝。诺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开始的封建化过程,封建生产方式基本确立。威廉征服英国后,宣称自己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没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和自由农民的土地,把全国约1/6可耕地面积和约1/3山林面积据为己有,其余的分给他的诺曼亲信和随从,并根据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贵族爵位。教会也由诺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将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块,分赐给自己的附庸。通过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威廉不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也要求封臣的封臣对他效忠。可以说,诺曼王朝属于西方中古社会的典型封建体制。

英国的封建时代在都铎王朝的末期,尤其是伊丽莎白一世达到一个高峰之后,随着整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变化,逐渐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此时已经是16世纪的中后期,西方社会开始步入早期现代,英国也置身于与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家一并兴起的现代化大潮之中。整个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经历了一系列巨大的变迁,其中最重要的是宗教纷争、英国内战,光荣革命后英国在政治上大体建立起一个现代的国家形态——君主立宪制。至此,现代英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经过光荣革命而建立的复辟王朝(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共同统治英国),总的来说,都还只是英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的英国,现代英国在经历了汉诺威王朝的耕耘,到维多利亚时代,才可以说是建立起一个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其中与苏格兰的合并及吞并爱尔兰是重大的政治事业,所谓英伦三岛,所谓“日不落的”大不列颠帝国,到19世纪才算大功告成。

苏格兰与英格兰虽然多有瓜葛,但从来就是政治上独立自持的,与英格兰相比,苏格兰地处偏远寒冷的北方,人烟稀少,民风彪悍,很长的时期属于部落生活形态。据苏格兰史记述,直到公元9世纪才有了自己的王朝国家——苏格兰王国。苏格兰王国持续了八百多年,直到17世纪,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同时继承英格兰王位,成为詹姆斯一世,苏格兰和英格兰形成共主联邦,但苏格兰仍然还是独立的国家。在克伦威尔时期,苏格兰虽然一度被英格兰征服,但抵抗一直没有停止,骁勇善战的苏格兰军队曾经打到伦敦城脚下,但最终归于失败。光荣革命后,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成为英国和苏格兰的国王,但此时的苏格兰并没有加入英国。玛丽去世后,其妹妹安妮继承王位,并于1701年通过了《王位继承法》,确立了信奉新教的后裔继承王位。1704年苏格兰议会通过《安全法案》,承认英国的《王位继承法》。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汉诺威选帝侯路德维希继位,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结束,汉诺威王朝开始。在安妮女王统治时期,由于她身兼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个王国的国王,特别是迫于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的社会需要,在1707年两国议会通过《联合法案》,英格兰与苏格兰正式合并,此外,再加上英格兰早就征服的爱尔兰,加上威尔士,构建了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所谓的现代英国才得以成立。所以,苏格兰又有“北方不列颠”之称。

与英格兰合并加入英国,对于苏格兰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对此,苏格兰社会各界一直存在广泛的论争,虽然也有一些著名的反对者,甚至有武装起义发生,但在苏格兰精英阶层还是获得了广泛的赞同和支持。因为与英格兰的合并并不是无条件的,依据《联合法案》,苏格兰在宗教和法律上保持着固有的传统,延续苏格兰长老教会的主导地位,苏格兰依然实施不同于普通法的罗马法。当然,合并给予苏格兰的最大益处,在于不需要其自身的政治变革(苏格兰自身也不存在这种动力),苏格兰通过在政治上加入英国已经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到早期资本主义的现代转型,其突出的标志是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体发展为一个工商资本主义的现代社会。这种经济贸易上的飞速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社会基础。

通观整个18世纪,英国完成了从英格兰到大不列颠的构建,一个现代的英国在欧洲形成,并且与其他欧洲国家(大多正在演化形成中)相比,具有领先的意义,或者说是率先起步,打下了未来英美国家主导世界的先机的基础。这个先机虽然涉及很多方面,我认为大致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法治传统,尤其是普通法的司法传统。这是举世公认的英国特性,它们在塑造现代英国人的自由与权利保障以及法治国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通法在英格兰源远流长,相关主题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简要地说,普通法伴随着英国封建制一起成长,其独立的司法地位,法院和法官的司法裁决,可以抵御国王对于臣民权利的侵犯,因此塑造了英国的自由。这种法治传统不但涉及民事权利,还构成了贵族抵御国王专制权力的政治依据,又如著名的1215年《大宪章》,就被视为英国宪政的标志性文件。

普通法与英格兰水乳交融,密切相关,但也不能过分推崇,像麦克法兰把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追溯到12、13世纪的英格兰,认为现代社会早在那个时期就开始了个人主义的权利诉求,则是有点言过其实,毕竟在封建时代普通法保护的主要还是贵族们的权利。尽管如此,英国普通法作为一种制度,确实是以法律自主和法院独立为根本的,其所形成的一整套法治体制,诸如判例法、司法程序和法官审判权,以及司法技艺等等,这些确实捍卫着臣民的自由权利,为现代社会的兴起和法治构建奠定了基础。对此,无论怎么褒扬都是不为过的。而且英格兰的法治传统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活的传统,尽管在形式上它看似保守,但其精神却是开放的,因此,就为现代英国的政治与经济的社会转型提供了扎实的法治保障。所以,英格兰的法治传统尽管生长于封建社会的农耕文明时代,但在经历着18世纪的从英格兰到大不列颠的现代社会的大转型之际,不但没有消亡,反而更加富有生机,构成了支撑这个转型与国家构建的一大因素,并且在未来的英美国家的世界性扩展中依然生机勃勃,成为现代自由社会的最大依托,这不能不说是人世间的一大奇迹。

第二,社会转型。在近百年的从英格兰到大不列颠的发展过程中,看上去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事件,诸如宗教纷争、军事战争和政治革命,但更深层的是,这个时期英国社会面临着一个从封建社会到市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或者说是从农耕文明社会到早期工商文明社会的转型。这种情况无论在英格兰还是苏格兰,还有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生产方式的变革构成了统一的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主要动力。

英格兰光荣革命的成功,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的完成,这些重大的政治举措得以实现的背后,反映的其实是英国社会因应现代化变革的诉求。16世纪以来,英格兰的社会结构业已发生变化,传统的封建采邑制开始式微,大批农奴迁徙至城镇,土地所有权与用役权逐渐分离,由手工业、店铺业、商贸业、制造业,以及商人、证券投机者、会计师、从业律师、报刊从业者等组成的新兴市民阶层出现,工商贸易占据英格兰经济的主体。与此相关,大大小小的旧贵族日趋没落,摇身一变的新贵族不再固守土地经营,他们大多转换门庭,与一些腾达发展起来的贸易商人、资本投资家、远洋商贸经营者结合在一起,形成英格兰经济的主导。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主导性转变是与天主教和英国圣公会的残酷斗争,以及英国内战的爆发和光荣革命的复辟等一系列宗教和政治事变,纠缠在一起的,也是通过这些重大事变的完成而得以在法律制度上获得巩固的。所以,英格兰的社会转型意味着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在经贸、工商、法治和政府体制乃至议会主权的逐渐形成,表明从传统封建制的农耕社会到现代工商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转型及其实现。

苏格兰以及爱尔兰等地的情况也是如此,它们在并入英格兰之前,也大致属于农耕社会,由于发育较晚,地处偏远边疆,经济较为落后,虽然封建土地制度形态不像英格兰那么典型,法治传统上也不属于普通法谱系,臣民的自由权利保障并不明显,但依然从属于欧洲封建社会的大格局,并具有各自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特色。不过,这些相对独立的地区或国家,总是与日益扩张的英格兰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复杂关系,并被裹挟进这个从封建体制到现代工商资本主义的变革进程之中,导致它们内部的社会结构也发生着一种性质类同的转型变革,只不过它们自身的新阶级势力并没有能力产生政治革命,而是接受了光荣革命的政治成果。在纳入并接受了英格兰的君主立宪制之后,顺势利导,开始推进内部的资本主义经济变革,从而很快就实现了工商贸易的经济大发展,与英格兰一起实现了一个现代商业社会的大不列颠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第三,英国的国家构建。18世纪的英格兰,历经斯图亚特和汉诺威两个王朝,政治上的国家构建其实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英格兰自身的国家建构,结果是光荣革命后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这个国家随后就进入第二个层次的建构,即把苏格兰等独立的北方国家合并过来,加上此前征服的爱尔兰等,一起构成了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此时的英国才是现代的新英国,其议会主权、立宪君主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司法独立以及法官裁判权、首相责任制以及文官体制,等等,这些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都集中体现在第二个层次的国家构建上面。所以,要理解英国的现代国家构建,应该有这样一种前后相继的两个层次的视野,尤其是对于理解18世纪苏格兰社会及其思想来说,就更应如此。

英国国家构建的效果不仅是政治上的,更关键的是表现在经济社会方面,也就是说,与大不列颠相辅相成的是整个英伦三岛的现代资本主义工商经贸以及殖民主义的大扩展。一方面,英格兰因为苏格兰等地区的加入在经济方面更加强劲,发展迅猛,早期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更加富有生命力,并且推动了海外殖民贸易和海上霸权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就苏格兰等地区来看,随着政治上加入英国,便在经济形态上凭借英格兰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和完成了自身内部的经济形态的改造,并把自己的工商经贸乃至海外扩张,纳入英格兰开辟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大潮之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两个方面的结合与相互促进,使得大不列颠之英国成为当时欧洲乃至西方世界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在与列国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

总的来说,从法治传统、社会转型和国家构建三个方面予以考察分析,18世纪的现代英国大致完成了从封建制度到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从农耕社会进入工商社会,商品经济和自由贸易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既有的普通法不但没有随着封建土地制的没落而消亡,反而在工商经济时代,更加强有力地维护着英国人的自由,捍卫着臣民乃至个人的权利不受各种国家公权力的侵犯,法治与自由成为英国历久弥新的传统。与此相关,英国在政治领域又成功地实现了改良主义的光荣革命,建立起一个现代君主立宪制政体,这种改良主义在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中又一次得到实现,其通过合并法案,而不是军事征服、掠夺和殖民,以法制化的形式和平地进行了第二次的国家构建,建立起一个大不列颠之英国。在两个层次的政治变革以及国家构建之后,一个自由、稳固、法治完备的英国,以强有力的发展势头展现在世界的版图上,相比欧洲其他国家的大起大落,以及革命与战争的消耗与折腾,英国自此之后就处于平稳的发展时期,一个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昭然于世,这就为19世纪的日不落大英帝国的世界性扩张打下了政治、法治与经济的基础。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3vOkff3J8bM7wAlzLGhyQ

编辑 | 人格与社会课题组黄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