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心理学讲义015 内“儒”外“犬”的第欧根尼们
有一群人,他们的生活逍遥自在,悠然自得,时而身披破衣烂衫游逛于闹市,“放浪形骸之外”;时而栖身于极简的陋室甚至木桶里,“聊逍遥兮容与”。在旁人看来,这种生活简直和狗相差无几了,有人甚至直接讥笑他们像狗一样,他们却不恼。这群人就是以第欧根尼为代表的犬儒主义者。不过,放浪形骸、不拘一格仅仅是他们的外在表现,这群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严肃的,并非玩世不恭,他们有自己坚守的原则,有点像孔子孟子所推崇的“有所不为”的“狷者”。
需要说明的是,犬儒主义分为“古典犬儒主义”和“现代犬儒主义”,前者以一定的准则和信仰为指南,来嘲讽人世间的虚伪、势利眼、骄奢淫逸。古典犬儒主义者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徐贲,2015):倡导随遇而安的无欲望生活方式;否定一切现有价值和秩序;对社会的不合理现状进行戏剧性的冷嘲热讽。他们倡导自然而返璞归真的生活,是以“犬”之名,行“儒”之实。现代犬儒主义则完全相反,虽然也“批判”现状,但其内核却充满了玩世不恭,只认外在的世俗与功利,否认内在的德性与价值,秉承着不表态、不争论、难得糊涂、得过且过的信条,没有了古典犬儒主义的理想主义色彩。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说:“(现代)犬儒主义者对各种事物的价格(price)一清二楚,却对它们的价值(value)一无所知”。不过本文所讲的都是些“古典犬儒主义”者。
犬儒主义,亦译“昔尼克主义”,它坚信其哲学思想的正确性,并反对其他哲学派别。犬儒主义(Cynicism)代表人物安提西尼(Antisthenes,公元前445年~前365年)出身贵族却选择放弃舒适生活。他在居诺萨格(Kunosarges)的体育场进行教学,由于Kuno为希腊语中的“快犬”一词(杨巨平,2002),所以人们称其理论思想为犬儒主义。但安提西尼并非犬儒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弟子第欧根尼(Diogenes,公元前412年~前323年)才是犬儒主义的创建者。第欧根尼盛极一时,名声甚至一度超过了安提西尼。据说他住在木桶里,过着乞食的生活,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拜访他,问他需要什么并保证可以兑现,第欧根尼回答:“不要遮挡我的阳光”。还有一则逸事,他在大白天打着点燃的灯笼四处行走,别人询问缘由,他说正在“寻找一个真正的人”。
犬儒主义提倡人们退出社会。安提西尼认为,社会过于强调了物质、权利、地位等的作用,这与原本的自然是不一致的,他鼓励人们回归自然,因此,他的哲学也被称为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哲学。他认为,当我们投身于自然,不考虑政治、摒弃财产与婚姻,免受情绪、欲望和世俗等的干扰时,我们就更容易感到满足,归于质朴,并获得幸福,这便是犬儒主义对如何追求生活快乐这一命题的答案,也是其哲学派别的特色所在。朴素的哲学才是真正为人们所需要,而精致的哲学是毫无价值的。
第欧根尼是一个声名狼藉的钱商之子,其父因涂改货币而进过监狱。第欧根尼决心超过他的父亲,他要涂改世上一切“货币”。诸如帝王、将帅、名誉、智慧和幸福这类传统的符号,都是需要揭穿的社会货币——也就是说,需要涂改它们。第欧根尼在其个人生活中摒弃了传统的宗教、礼仪、寓所、饮食和时尚。他以行乞为生,宣扬友爱;不仅宣扬全人类的友爱,宣扬人与动物的友爱,颇具“众生平等”色彩。第欧根尼把美德等同于对物欲的解脱,因为物质财富是靠不住的、短暂易逝的。犬儒派不仅主张退出社会,而且还批判社会的虚伪、贪婪、妒忌与仇恨。只有行事自然的人才能感到快乐;犬儒派曾说,任何自然之事,都是好的。根据社会习俗生活、为他人作牺牲、爱国主义以及为一个共同事业而献身,都是些愚蠢行为。除了个人主义,犬儒主义者通常还主张自由之爱,并且把自己看作世界公民而不属于任何特定国家。
早期的犬儒主义者真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他们毫不留情地戳穿世俗社会的虚伪,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风范,颇具中国魏晋时期名士之洒脱,也有一点点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气魄。这样的内“儒”外“犬”者真让人佩服和喜欢!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如果咱们身边真出现一个住在木桶里、整天不修边幅、邋里邋遢,还怼人无数的第欧根尼,估计大家都避而远之,就像老婆去世却鼓盆而歌的庄子如果真出现在现实中,早就被唾沫淹死了。所以,无论是第欧根尼也好,庄子也罢,咱们还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美学意义上的象征吧,如果你佩服他们,心向往之就好了,想在行为上模仿他们,得慎之又慎!
参考文献:
徐贲. (2015). 颓废与沉默:透视犬儒文化. 北京:东方出版社.
杨巨平. (2002). 古希腊罗马犬儒现象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
编辑 | 人格与社会课题组黄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