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玩自嗨了多年的“西方伪史论”,最近,显然将自己给玩砸了。
这一流量赛道中的不少大V被封号,甚至包括像艺术学教授黄河清,还有体制内的退休大佬何新,都受到了重大波及。
其实,就像胡适先生提倡的那样——“大胆质疑”,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
有人质疑“西方史”,也同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西方伪史论者”们存在的最大问题,显然就在于胡适此言所说的下一句话上——“小心求证”!
如果只是随口就来的一句“一眼新、一眼假”;或者,拿一张图片进行联想,就能得出结论,并以之推翻西方史学,那么,史学家、考古学家们早就被砸了饭碗。
“西方伪史论者”们大多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甚至是无中生有,最终想要达到全盘否定西方文明的结论,确实太过不自量力了,也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相反,如果仅是着力一点,且能拿出确凿的考古、史学证据,说不定还能玩出一点有意义的东西吧?
比如,像否定亚里士多德著作一事——想一想我们的最伟大思想家孔子,他的作品其实也是后人慢慢收集、积累而起,甚至其中还有其学生、后人的东西附着于内。如果这样来看亚里士多德,不也是一样吗?
至于说西方的科技发明,大多源于窃取中国的“四大发明”;甚至是说“西方文艺复兴”窃自于《永乐大典》等等,就太过牵强附会了
要说会有一些中、西之间文化的影响,倒是有可能,但如此放大到“我是你的祖宗”,则就大多属于意淫范畴了。
至于什么“湖南人类起源说”、“英语源于汉语”等,则纯粹属于胡说八道,给出的论据显然不值一驳——这并不是在给中国人、中国文化长脸,而是非常丢脸才对。
为什么很多人,特别是真正的学者——尤其是考古、历史学者们,并不愿意与“西方伪史论者”纠缠,不只是不屑一顾,而更重要的是“西方伪史论”者不走寻常路!
他们更多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抬杠者”,而非真正进行学术研究、讨论和论证——可以这么说吧,历史学者们是在搞“学术”,而“西方伪史论者”们则是在玩“术学”。
且这种“术学”,基本上是一种诡辩之道——类似于中国古人的“白马非马”论;他们的用意,则是通过这种非同寻常的“术学”,引发网民们的广泛注意,最终获得大量的流量加持,达到收割“韭菜”和利益的终极目的。
“西方伪史论”的危害性,自是不言而喻,特别是造成了学术的混乱,对于人们学习知识产生了重大障碍——这显然是官方最终下场,将他们封号的主因。
不过,“西方伪史论者”们还有一杆自认为非常迎风飘扬的大旗——那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否定西方史,来相对拔高我们自身的历史、文化,达到“老子是祖宗文化,西方是孙子文化”的民族主义思维之标榜。
确实,我们是有着悠久的“上下五千年文化”——虽然中外史学者对此的时长,也仍有争议,但却不妨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之事实,这当然是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一点。
但是,像“西方伪史论者”们制造的混乱,并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了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存在;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于“西方文明”在近现代史上占据的主导地位,也仍无法从根本上予以动摇,并因此反过来证明我们的“东方文明”如何、如何吧?
言及于此,就不得不说说“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了——我们不妨看一段知名学者易中天先生的谈话:
“文化与文明有何区别?我们首先要肯定一条,人是文化的存在物,就是从猿到人,它的分界线在哪里?——文化!一旦有了文化,人就是人,不再是自然界了,不再是动物了”。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有文化?——制造和使用工具。就从制造使用工具那一天开始,人类就有了文化,从而变成了人。所以这个文化呢,往往是用工具来标志的,比方说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然后青铜文化、铁器文化等等”。
“文明呢,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文明相对的是野蛮,与文化相对的是自然;文化把人和自然区别开来,文明把人跟野蛮区别开来,当告别野蛮时代,就是进入文明时代”。
“所以,我们的标准呢,就是城市和国家,就是一旦进入了城市、国家的时代,我们就告别了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今天来看,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我非常赞成马未都先生的一个观点:‘文明求同,文化存异’”。
“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在追求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他说有一个求同的趋势,而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文化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所以说‘文明求同,文化存异’”。
所以,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更多拥有“存异”的心态——而那些“西方伪史论”者觉得否定了西方历史,就能贬低了其文化,更能进而否定西方文明吗?这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
事实上,对于西方文明中的先进部分,当然也是值得我们“求同”的地方——比如说马、恩思想!
还比如说,我们现在树立的“24字核心价值观“:“平等、自由、民主……”等等,其实,也同时蕴含在“西方文明”之中。
因此说,如果我们当代中国的很多人,仍在错置文化与文明的地位,那其实才是最可悲的:文化虽值得我们骄傲,但更值得我们追求的,显然是凝聚于人类文化之上的“求同”之文明!
试想:如果没有来自包括马、恩思想在内的西方文明影响,则我们历史上的帝王皇朝时代,是不是很可能会延续更长久呢?——那种“人治”文化而非“法治”文明的社会,是否仍会如长夜一样存在呢?
而我们要想走向世界和未来,并与全人类一起携手,走向真正的文明时代,则高举“文化存异,文明求同”的大旗,显然是一条不二的正路!【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k-tLtGZaD96kccJsslJcw
编辑 | 人格与社会课题组黄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