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美国误解太深,万斯说的“乡下人”,和盎格鲁撒克逊裔没关系

  • 作者:修明
  • 来源/出处:修明札记
  • 发布时间:2025-09-18
  • 访问量:103

今天读了保守主义作家托马斯·索维尔的《征服与文化》,他提到美国南方的红脖子不是清教徒,不是盎格鲁撒克逊裔,而是苏格兰裔爱尔兰人,他们在17-18世纪的英国,是最贫困,最边缘,最崇尚暴力和私刑的族群。

看到索维尔这段,我赶紧重温万斯《乡下人的悲歌》,索维尔说的果然没错。

万斯在《乡下人悲歌》的引言部分,就介绍了乡下人的身份,他说“我虽然是白人,但不会把自己等同于美国东北部信奉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WASP),我认为自己是苏格兰裔爱尔兰人后代中那些没有大学文凭的数百万白人工人阶级中的一员”。

他介绍,乡下人的祖先当年在南方当短工、佃农、煤矿工人和工厂工人,他们被称为乡巴佬或白色垃圾,他们在大多数时间,都是美国社会的贫困人口。

红脖子的贫困不是当代才有,他们的祖先就是英国的边缘人。

苏格兰裔爱尔兰人包括迁居到爱尔兰的苏格兰人,还有在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边境地区生活的人,他们是17-18世纪英国最贫困的人口,远离文明的核心区。

1745年后,高地苏格兰人反抗英国的战争失败,苏格兰被英国完全征服,并开始全面文明化,苏格兰在18世纪后期出现了大量人才,包括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哲学家休谟,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

但是苏格兰裔爱尔兰人在1745年前就移民到了爱尔兰,他们没有享受到苏格兰文明化的成果,且因和爱尔兰当地人经常发生矛盾,他们比高地苏格兰人更加野蛮。

美国南方的很多传统,都能在他们的祖先那里找到根源。

18世纪英国和爱尔兰、苏格兰的冲突让边境地区动荡不安,当地烧杀奸淫司空见惯,民间强盗四处横行。

苏格兰裔爱尔兰人产生了以暴制暴的传统,他们不信任法律和政府,形成了靠个人私斗和家族火拼解决问题的习惯,他们将这股风气完整带到了美国南方。

苏格兰裔爱尔兰人在美国选择了与家乡环境类似的阿巴拉契亚山区定居,形成了美国白人社会中贫困最持久的社会。

今天,阿拉巴马等红州的谋杀率仍远远高于全美平均水平,美国谋杀率最高的四个州,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阿拉巴马、密苏里,全在美国南方,也全是深红州。

其中密西西比的谋杀率为20.5(指每10万名居民中,有20.5起谋杀案件被警方记录),是加州的4倍。

美国南方普遍的私刑、万斯提到的“乡下人”中极高的谋杀率、普遍的酗酒、不讲卫生、工作懒散不过是祖先的习惯。就连3k党惯用的以烧十字架的方式恐吓黑人也是古老年代苏格兰山区的传统。

索维尔还考证,类似红脖子的词在苏格兰裔爱尔兰人到达美国南方之前就已经被英国人使用了,英国人就将他们称为“生活在失去秩序之地最不讲秩序的一批人”。

索维尔还认为,很难说红脖子多么种族歧视,因为他们对自己人一样残忍。

在美国南方蓄奴前,南方的私刑私斗就已经非常普遍,只不过那时死的都是白人,黑人来之后,作为异族部分转移了南方白人之间的仇恨。

红脖子对印第安人残暴也不一定出于种族原因,移民到澳大利亚的苏格兰裔爱尔兰人也以残酷对待邻居,争抢土地闻名。《飘》中,斯嘉丽的父亲就告诉她:”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土地是唯一值得你拼命的东西”。

可以说,美国南方的红脖子与中国所谓保守主义者口中的五月花号清教徒几乎毫无关系,他们和华盛顿为首的来自英格兰的绅士家族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前者不仅不属于后者,甚至视后者为敌人。

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不深,很容易把白人视为一个族群,实际上白人内部的差异可能比红脖子和黑人的差异还大。

中国人说的盎格鲁撒克逊裔(WASP)不仅不是红脖子的一员,反而是红脖子眼中的大敌—深层政府的核心。

(今天美国没有所谓纯种的WASP,其中的典型是希拉里,他是英格兰/荷兰+威尔士裔,类似的还有比尔·盖茨和泰勒·斯威夫特,他们都是英格兰血统较多,但也有其它血统,他们都是红脖子眼中的大敌)

既然不是WASP,不是英格兰的绅士阶层和自律的清教徒,红脖子自然也不具备保守主义者刻板印象中的“基督徒美德”和“美国精神”。

英格兰清教徒信仰理性、奉行禁欲主义、高度自律、行事冷静克制,他们还重视教育,长期是美国精英阶层的核心力量。而红脖子则工作懒散、不重视学历甚至鄙视学习,他们生活也不自律,经常酗酒、吸毒、吃垃圾食品,相比北方的WASP,他们也更倾向拥枪,用私斗解决问题。

林肯年代的共和党,基本盘确实是英格兰裔,他们主张联邦主义、工业化和自由市场经济,他们倡导进步主义和废除奴隶制。

而当时,南方白人是民主党的基本盘,他们支持奴隶制,重视农业轻视工业,是美国的反动力量。

直到1960年代,林登·约翰逊因为支持了黑人民权运动,南方白人才从支持民主党变为支持共和党,两党基本盘对调,这一后果当时民主党完全没有料到。

在罗斯福时期,南方白人疯狂支持民主党,因为他们喜好福利,万斯就提到,大众往往认为黑人才是“福利女王”,但他认识的“福利女王”,都是白人,他们就是他的邻居。

中国人认知中的共和党,起源自1980年代里根的保守主义同盟,他把传统共和党人(自由意志主义者)和“红脖子”团结起来,组成了新共和党。但后来,前一批人因不满后者极端保守的意识形态,投到了民主党麾下。

演化到今天,共和党和民主党在文化的立场上与19世纪它们各自的生态位相反,民主党成了大学学历人口为主的精英党,共和党则成了草根党,WASP的后代似乎支持民主党更多。

(林肯拿下的州如今都是民主党的地盘)

客观讲,红脖子的主流叙事存在很大偏差,他们认为是深层政府和精英们导致了他们的贫困,但真相是,没有美国政府给予的红利,他们只会更加贫困,他们的祖先本就是英国的边缘人,来到美国后,也是贫困最持久的族群。

他们脱离贫困,离不开一二战的红利。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生产了全世界70%-80%的工业品,战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机会,罗斯福新政和工会的崛起保障了他们的福利,他们获得的待遇远远超过他们应得的部分。

但这些福利并没有改变苏格兰裔爱尔兰人人力资本低的情况,他们仍然没有产生有益于致富的文化,他们相比WASP仍然缺乏文化上的积累,他们懒散的性格并没有根本变化。

全球化深入,欧洲和日本经济恢复后,制造业外移与其说是不公正地剥夺了红脖子的福利,不如说是让他们“均值回归”,他们只是回到了应有的位置。

50-60年代那种一个男性白人蓝领,就能养活一个老婆、2-3个孩子、2辆车和1条狗的生活,才是不正常的。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qGPf0VVACHLPGHreGqgmQ

编辑 | 人格与社会课题组黄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