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玉教授团队参与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0-08 13:55
  • 访问量:950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郭永玉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的多名师生于2022年9月23日至9月25日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参加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心理学会主办,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协办的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不确定时代的社会心态:挑战与应对”,会议经审议共收录82篇学术论文摘要,分为7个专题论坛和4个分组报告。

  24日下午13:30至18:30,郭永玉教授科研团队的15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不确定性背景下的社会心理研究”、“社会阶层与公平的心理学研究”的专题报告。三个专题报告分别由丁毅副教授、张冀琦老师、白洁老师主持。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胡小勇副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赵越以“敬畏的亲社会效应:小我与真我的作用”为题,利用现有的自我模型阐明小我假说与真我假说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并用认知科学中的自我框架(可区分为叙事自我与最小自我)统合小我与真我假说。基于此,将敬畏与认知科学中现有的自我框架联系起来,探究敬畏促进亲社会行为的自我机制。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曾昭携以“系统合理化的神经科学进展”为题,对政治神经心理学中系统合理化的神经基础的前沿研究进行了介绍。现有基于神经科学的证据表明,杏仁核体积的差异与参与抗议的倾向有关;具有“神经警报”功能的后内侧额叶皮层也与人们的系统合理化反应存在潜在的关联;负责许多执行功能的前额叶皮层与政治保守主义存在正相关。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钟笑宇以“自爱与排外:系统合理信念对爱国行为的影响”为题,介绍了他的两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合理信念正向预测单纯体现对国家的热爱、依恋的“自爱”行为,也正向预测体现民族优越感,或者对其他国家仇恨的“排外”行为,而集体自尊和集体自恋在系统合理信念与两种爱国行为之间起到不同的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毕业生张跃的题目是《风险不平等对低地位者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他从学界社会认同理论等自利取向的理论与系统合理化理论之间的分歧出发,基于不平等增强或减弱低地位者系统合理信念的不同条件(即认知基础)及其内在机制(即动机基础),提出了“社会不平等影响低地位者系统合理信念的双路径模型”。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孙月晖以“内外不确定性对阴谋论信念的影响”为题,梳理了以往研究中不确定性与阴谋论信念不一致的关系,并提出将不确定性进行内外部来源的区分可以解决这种不一致。三项实验研究发现,外部不确定性是阴谋论信念更重要的诱发因素,并且这种影响在高阶层人群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白洁博士后分享了自己开展的、关于再分配偏向的2个子研究。研究分别以问卷法、实验法,考察经济不平等感知对再分配偏向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发现贫富差距归因在二者的影响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解决再分配悖论提供了解决思路,同时为推动共同富裕带来了重要的治理启示。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张彦驰老师以“校园欺凌及基于校园氛围的校园欺凌防治”为题,针对“校园欺凌”问题,报告了自己的研究。研究发现,校园氛围是一个多维结构,每个方面对校园欺凌均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相比于单维度反欺凌干预,营造全方位的、支持性的校园环境在减少校园欺凌比专注于某一特定风险因素的反欺凌干预具有更为持久的积极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吴旭瑶以“不确定感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未来取向的中介作用”为题,立足当下新冠疫情的时代背景,分享了自己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不确定感能正向影响时间折扣率,即不确定感越高,在跨期决策中越倾向于时间间隔短、收益小的选项;未来取向在不确定感和跨期决策间发挥中介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杨沈龙副教授以“宏观社会背景下个体的补偿性控制”为题,从宏观社会背景的视角出发,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低社会阶层者由于更倾向于拥有较低的控制感。第二,在不确定的社会环境下,个体的控制感受到威胁,因而产生更强的秩序需求并由此催生了更多的补偿性控制倾向;第三,补偿性控制表现可以受到个体社会阶层和环境的交互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丁毅副教授以“人穷或地方穷?区域性贫困信息对贫困救助意愿的影响”为题,针对贫困问题,分享了自己的一项研究。研究发现,区域性贫困信息能够增加普通民众对贫困救助政策的支持意愿和对贫困人口的个人捐赠意愿。对贫困的外归因偏向在区域性贫困信息影响民众的贫困救助意愿中起着中介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解晓娜以“家庭社会阶层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的影响:社会支配倾向的中介作用”为题进行了分享。她的研究以社会支配理论为切入点,考察家庭社会阶层如何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发现较高阶层的大学生比较低阶层的大学生持有更高的社会支配倾向,他们往往更愿意选择增加阶层差异的职业,而更不愿意从事减少阶层差异的职业。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研究生王阳以“白手起家的人更相信社会系统?向上流动经历对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为题,汇报了从动态社会阶层的角度,考察阶层流动经历如何系统合理信念的研究。研究发现感知到经历代际向上流动的个体,在个人层面上感知到更多生活改善带来的满意感;在社会层面上更倾向于将贫富差距问题归因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等内部因素;进而使得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当前社会系统是公平合理的。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陈晶晶老师以“人穷志短:自我效能感与社会公平感在经济困难家庭青少年未来取向中的作用”为题,分享了一项关于经济困难家庭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研究。研究选取甘肃省金昌市5所中学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考察家庭经济困难对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与干预措施,发现经济困难家庭青少年的低未来取向与低阶层群体特定的自我和社会环境感知方式有关。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李凯博士后报告了“社会质量对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主观社会阶层的中介作用”。通过调查分析,检验主观社会阶层、系统合理信念以及社会质量三者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质量越低,主观社会阶层就越低,其系统合理信念也越低。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艳丽老师以“居民社会阶层和主观幸福感:社区认同和控制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为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研究发现,社会阶层、社区认同、控制感和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社会阶层分别通过社区认同和控制感的中介作用,及社区认同和控制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三个分组报告开展顺利,各位汇报者生动讲解,直击前沿;现场反响热烈,听众积极与各位汇报者进行了讨论。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sYDEHDtJdvqznyiuIm-kw

 


编辑|人格与社会课题组 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