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7日至9日,中国社会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南开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新使命”,由中国社会学会主办,南开大学承办,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协办。
7月9日上午,郭永玉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钟笑宇在分论坛“人的现代化:心灵、心态与国民性研究”作题为“犬儒主义心态的内容结构”的报告。他所在单元的主持人为南开大学陈浩副教授,评议人为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张春泥。
首先,钟笑宇同学从三个例子引入:第一,钱理群先生指出,我们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第二,饶毅批判的“不负责任地讨好强权,不择手段捞取利益,不利国家而寄生于社会”现象;第三,网络与现实的“割裂”。这些现象都是犬儒主义的鲜明体现,其内核是虚无主义、利益至上,主要表现有“躲避崇高”、“拒绝美德”、“渴望堕落”等,很可能像瘟疫一样在大众间传播。
随后,他区分了古典犬儒主义与现代犬儒主义的不同,并从社会心态视角诠释后者。犬儒主义心态表现为无原则但有意识地怀疑、批判、嘲讽社会现实,言行上往往显得玩世不恭。接着,他梳理了心理学中犬儒主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哲学、社会学理论,将犬儒主义心态划分为人性、系统、道德三个维度,并描述各维度的特性,以明确其内容结构。其中,人性维度包含“人际间的假面化”等两个特性;系统维度包含“与系统的疏离感”等三个特性;道德维度包含“不拒绝的理解”等两个特性。最后,他提出未来可以根据该内容结构编制量表,并探索如何干预犬儒主义心态。其中,应当特别注重健全社会结构和体制,让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更加通畅,建设更加健全的社会,以削弱犬儒主义的负面影响。
张春泥副教授肯定了研究的逻辑、结构及其现实意义,但认为仍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完善:第一,如何确定某种行为是犬儒主义心态造成的,而非其他因素。例如某人在工作单位里“摸鱼”,但表面上兢兢业业,或许是社会环境造成的表里不一;第二,人性、系统、道德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否存在内在联系?
分论坛结束后,钟笑宇还和杨宜音等老师进行了交流,老师们对如何完善现有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
编辑|人格与社会课题组 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