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

  • 作者:汤一介
  • 来源/出处:
  • 发布时间:2021-05-03
  • 访问量:4162

汤一介先生

  偶读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竹简,其中有这样一条:“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 ‘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问:‘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这是两千三百多年前的一条竹简,读它,我深感经过了两千三百多年我国的领导者在对待批评上并没有什么进步,似乎反而大大不如鲁穆公了。就当前的教育来说,谁不知道我们的教育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的领导本来应欢迎大家来批评当前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殊不知,刚刚有学者提出一点比较尖锐的意见,有的领导就受不了啦,据说还要采取什么行动。这岂不是连鲁穆公都不如了吗?鲁穆公听了子思的话后,虽然不高兴,但并没有要采取什么行动,反而要成孙弋为他解惑。成孙弋的话说出了一个大问题。他认为,像子思这样的“士”(知识分子)敢于对领导提出批评意见,正因为他们是不追求利禄和爵位(金钱与官职)的,而有些人可以为领导卖死命,但他们为的是得到利禄与爵位。回顾几十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历史,众多的失误,难道不都是由于听不进不同意见而造成的吗?某些领导人不仅听不进不同意见,反而给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加上种种罪名,而进行迫害。这样的历史教训还不认真记取,怎么能领导好我们的国家?

  不喜欢听批评意见的领导人,一定喜欢听那些对他“歌功颂德”的“赞美诗”。可是这些“赞美诗”是一种腐蚀剂,把那些本来就不怎么样的领导者弄得糊里糊涂,忘乎所以,误国误民。对领导者多一点批评好,还是多一点“歌功颂德”好;领导者多听一点批评意见好,还是只喜欢别人吹捧好?我想,还是多听听批评意见好。“恒称其君之恶者”才是对国家与民族负责任的态度。今天我们的社会“歌德派”太多了,而像子思这样的人太少了。什么时候多一点子思,而少一点“歌德派”呢?也许要等到黄河再变清的时候吧!

二OOO年八月十四日

  *“歌德派”,见于黄万里先生在1957年写的《花丛小语》,指专事歌功颂德的那派‘学者’。由此黄万里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其观点大受批判,“歌德派”一词也因而广为人知。


  原文下载:汤一介 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docx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9jtwzaZEbGYzfab4U1jew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编辑 | 人格与社会课题组 钟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