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玉教授科研团队参与第十一届两岸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纪要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9-10-29 19:57
  • 访问量:2112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郭永玉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的多名学生于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赴南京大学,参加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主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承办、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协办的第十一届两岸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本土心理学的探索”,共设置特邀讲演1场,主题讲演8场,以及专题论坛19场。

  10月27日下午,郭永玉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的8名师生出席了“社会阶层心理学”专题论坛。本次专题论坛由郭教授组织和主持。

  曾昭携以“社会阶层和再分配意愿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为题,从经济不平等的现状切入,以美国、中国等国家的数据首先阐明了高度经济不平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而该问题将会在个体、人际和社会等层面带来消极影响,由此,他引出了该如何应对和消解由经济不平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一问题。随后,他提出再分配政策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社会阶层在再分配偏向上存在分歧,就这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干预手段进行了分享。

  顾玉婷以“社会阶层对再分配意愿的影响”为题,在前一位汇报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她从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不平等的社会背景出发,指出推行再分配政策的必要性,并在提出了假设模型后,通过两个实证研究,报告了中国背景下,社会阶层对再分配意愿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结果发现,社会阶层能够负向预测再分配意愿,并且贫富差距归因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

  李凯以“弱势心态的形成机制”为题,对“弱势心态”这一社会性话题进行了学术性探讨,从社会质量的视角揭示民众弱势心态产生的原因。他提出,社会质量低是民众心态弱势化的源头,并采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数据支撑了这一假设。在此基础上,他认为进一步的工作需着眼于探究社会质量影响弱势心态的具体心理机制,从而发现改变民众心态弱势化现象的策略,为构建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贡献心理学的力量。

  茆家焱以“Why do We Embrace Conspiracy Theories?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lass”为题,分享了自己最近的研究。他从热点新闻以及国内外对“阴谋论信念”的研究新进展出发,对这一新颖的心理变量的产生机制进行了汇报,然后提出了低阶层群体更有可能因为资源有限而产生较低的控制感,继而导致更高的结构需求和阴谋论信念的假设,并通过问卷与实验操纵的两项研究发现:控制感和结构需求在社会阶层与阴谋论信念之间起到连续中介作用,深化了补偿性控制理论的解释。

  任怡丹以“不同社会阶层的跨期决策——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为题,对我国扶贫工作背景下的低收入群体经济决策特点研究进行了分享。以往研究已经发现,贫困阶层在跨期决策中普遍表现出“短视”行为,倾向于当下的较小收益。而她在自己的研究中重点关注了未来取向对于改善低阶层在跨期选择中的非理性决策的作用,通过问卷法和实验操纵验证了未来取向在社会阶层和跨期决策中的调节作用。

  于泽坤以“第一代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及干预措施”为题,对家庭中的初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他发现第一代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在情绪体验、身份管理、自我认知以及动机这四个方面面临心理困扰。而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文化资本、大学倡导有偏向性的价值观和大学更偏向挑选功能等。他还提出了肯定自身价值观、重塑考试意义、接纳自身背景等干预措施。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如何加强对第一代大学生身份的正面激励以及心理困扰的长期影响等。

  各位报告结束后,现场的参会者还对“社会阶层”相关的话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地探讨,特别是杨宜音教授充分肯定了郭永玉教授科研团队多年来在“社会阶层”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与贡献,并对各个汇报主题提出了热情而独到的点评。

(文:茆家焱)